访仙镇窦庄村有一位孝顺儿媳,多年来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
婆媳俩处得就像一对亲母女
图为袁建平在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中午11点半,工厂下班铃声响起,袁建平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但她并不能休息,得赶回家给婆婆做饭,并照顾婆婆吃喝拉撒。有时候,她连自己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胡乱吃上几口就得赶回工厂……
在访仙镇窦庄行政村小刘家自然村,有这样一个四世同堂之家。作为家中的长辈,张六青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老人膝下有三个儿子,作为小儿子的媳妇,这些年来,袁建平对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都被家人们看在眼里。张六青老人常说,没有袁建平这个好儿媳,她不可能活到现在。
今年62岁的袁建平告诉记者,自从她和丈夫结婚到现在,40年来,婆婆一直和他们同住。“我丈夫为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平日里照顾老人的责任便落在了我的肩上。”袁建平说,婆婆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心态也很好,婆媳俩处得就像一对亲母女。
让袁建平没想到的是,7年前的一个早上,婆婆因中风突然出现了双腿瘫痪的情况。老人这一瘫就是7年,而作为儿媳的袁建平也在婆婆的床边默默照顾了7年。
“最难的是刚开始那几个月。”袁建平说,“老人吃喝拉撒都得在床上,每天的三餐都得做好了放在床边,喂到老人嘴里。另外,天热的时候,我每天都要给老人洗澡,天冷的时候,我也得给老人擦身子,换贴身衣物。”袁建平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为此,她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忙得连轴转。“我有自己的工作,每天要在工厂里上班9个小时;一日三餐,我得为老人准备妥当;另外,家里还有些农活需要我去做……”袁建平忙碌地不知疲倦,婆婆都看在眼里。“有时候,老人疼惜我,看我太累,主动提出要去养老院。但我坚决反对,我不放心外人来照顾老人,老人又何尝不想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呢。”在外人看来,“忙人”袁建平根本就停不下来,而在袁建平自己眼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儿媳应该做的。
“这些年,我一直照顾着我的婆婆。后来,我的儿子有了两个孩子,我也没时间去照顾他们。”袁建平说,“儿子心疼我,经常嘱咐我要多休息,不要那么忙。”而在袁建平看来,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想做好,就一定有办法。“不就是忙一些、累一些吗?努力终会有回报的,你看,现在老人的精神状态多好,除了瘫痪在床,身体上没有其他大问题。现在,全家人都在等着老人的百岁寿辰呢。”袁建平说。
“我们兄弟三家虽说都离得很近,但平时家里人要么就是自己身体不太好,要么就是在外工作。老母亲有个病痛,需要花钱了,我们可以马上出。但平日里的照顾,几乎都得依靠弟媳。”刘小伯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年,论对母亲的孝顺,我们兄弟仨都比不上弟媳袁建平。我想,亲女儿也不过如此了。老母亲能在这个年纪吃得好、睡得香,有一个不错的精神状态,真的得感谢弟媳。”
“现在,我也习惯了,不觉得辛苦。”袁建平说,“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安幸福,这是最重要的。对于‘孝道’的理解,我认为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为人子女身体力行,后辈们看在眼里,自然也会善待自己的父母。每一代人都能这样去做,那么传统美德中的‘孝’便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