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

核心提示: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开发区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抢抓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使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

开发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开宣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开发区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抢抓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使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做好“融合”文章,壮大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开发区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落实农业稳产保供。狠抓农产品三大保供任务,确保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36万亩;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年出栏5066头,存栏10011头;以绿优基地建设为抓手,确保蔬菜和食用菌播种面积达8667.44亩;在前艾、胡桥、河阳片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亩,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发挥16家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肯帝亚黑科技地板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华洪药业新仓储建设项目和总投资1300万元的华都生态园新建冷库及西红花种植项目,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依托水晶山、马塘桥水库、泰山水库、大湾水库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统筹发展生态型规模农业。

加强农业项目招引。加快打造东部齐梁茶林产业园区、西部马陵香海琴枫园区两大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培育、引进高效农业项目或增加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5个;深化村企联建,加快推进23个村企联建项目和2个与灌云县的镇镇结对项目,丰富东西片区经济业态,增加村级收入。

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开发区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美丽。

生态宜居,规划先行。进一步落实村镇布局规划的实施和动态更新,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和整治提升。以建山、大贡、其林、张巷4个村为试点,开展迁村并点工作,目前建山村进展较为顺利,预计零散的3个自然村集中安置后可复垦土地49亩。

乡村美丽,维护为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全覆盖、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全覆盖、生活污水改造全覆盖、农业废弃物治理全覆盖,完成创建10个美丽宜居村庄、1个特色田园村庄和1个古村落。

做强“组织”文章,强化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开发区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在村民自治上用真功。充分发挥全区354个村民议事小组作用,完善协商议事流程,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化网格化管理,推进警格、网格有机融合,抓好创新创优试点工作。

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用好村组活动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参加“2021丹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新时代文明实践进村居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实施“领头雁”培养行动,培优训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并组织开展村社区“两委”以及机关干部能力提升行动,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下一步,开发区将紧扣“农业强、乡村美、百姓富”目标,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切实增强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扎实举措,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美丽篇章。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