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收音机

核心提示: 印象中,收音机是从中学时代就走进生活的学习娱乐用品。无论身处紧张活泼的校园,还是踏入严肃单调的军营,收音机几乎一直相伴左右。

■杨连波

印象中,收音机是从中学时代就走进生活的学习娱乐用品。无论身处紧张活泼的校园,还是踏入严肃单调的军营,收音机几乎一直相伴左右。闲暇之余听听收音机、了解新闻时事、品评人情世故、欣赏流行音乐,既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又能够排解忧愁舒缓心情,自然也就慢慢成为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收音机价格昂贵,好的上千元,差的也要一二百。作为中学生,每月家长给的生活费只有百把块,必须保证一天三顿在食堂吃饭的伙食费和购买书本的资料费,哪还有多少结余的私房钱来购买?父母当然认为听收音机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列为“违禁品”严格管制。只有盼望班级分集体宿舍时运气好一些,能有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带来一台“德生”,立刻就会成为大家羡慕尊崇的对象,时时处处不敢得罪,就为能够偶尔借来听个半天一晌午。下个学期如果这位同学调离,心里总要惆怅好一阵子。那时的收音机体积比砖头还要大,既大又重,不方便携带,多摆放于宿舍公用书桌。收听时,拉出长长的天线,如一截截拨伸的钓鱼竿,扭动选台的圆轮,直到喇叭里流淌出优美的声音。县城广播电台的节目少,还不是24小时播音,每天只在早中晚人们休息时轮回播放两三个小时,内容兼顾各类新闻、政策宣讲和农业技术等,适合青年学生收听的少之又少,而选择收听外地节目往往受到距离、天气和时段等因素影响收听质量较差,杂音有之、串音有之、噪音有之,把天线拉长到底、收音机重新调整方位甚至拍得叮当响都无济于事,只能将就着把一首歌分成两半听。

到了上军校的二十世纪末,“大屁股”台式电脑、黑白屏手机虽也渐渐走进大学生群体,收音机却丝毫没有被淘汰的迹象,反而更加普及,特别是在各大高校成为大学生的标配,几乎人手一台。当然,这时的收音机已由“砖头”变成了“书本”,体积小了,重量轻了,价格却降价不少;由针式选台变成了数字对焦,调频更加精准,音效更加清晰;由收音变成了收录两用,可以听电台节目,可以播放磁带或CD,还有一个时髦的名字叫随身听,英译成WALKMAN。大学时代经济上相对自主自立,除了可以练习英语听力等冠冕堂皇理由向家长要钱外,刚入学每个月就能拿到四五十元的津贴,这样家长给一些、个人省一些,只要一个学期就能攒足费用。我就是在第一学期末的一个暖阳午后,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从古城西大街专卖店买回了这台SONY牌随身听。确实是我梦寐以求的随身听,手掌大小,通体银白,正面是一列液晶显示屏,开机后可以直接凭频率存储记忆功能快速选到常听的电台,不留心观察很难发现还可以从中扳出半截口,就现出磁带的卡槽,而这沉闷的开合之声一点不亚于现在百万级豪车的关门声!而最喜欢的设计还是其背面有一段挂扣,可以别在腰带上用耳机边听边干其他活儿,感觉走起路来都要比平时神气威风许多。以后这台小巧精致的随身听,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如影随形到毕业,抚慰青春的冲动,滋润成长的心田,相伴一起走过孤单寂寞的求学时光。

时间来到当下,如果谁提出到商场想买一台收音机,导购员一定报以惊诧的目光,琳琅满目的电器中哪还有收音机的身影?只有在一些夜市地摊上偶尔才能觅见,价格不贵,质量还很好。原来模样的收音机悄然淡出消费市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广播电台数量却几何倍增长;节目分工越来越细,新闻、经济、体育、音乐、交通、故事、戏曲等专业台应有尽有;收听体验越来越好,几乎没有任何杂音串音噪音,一律字正腔圆的立体声;收听载体也已嵌入手机、电脑、汽车和运动器械之中,只要下载安装一款收音机软件,就可以通过网络在线随时收听全国百余个电台节目,错过了时间还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反复回听,真正绿色又共享!不得不承认,经历信息化大潮的革新洗礼,原本只能满足人们听觉功能的收音机,不仅没有出现个别专家预测“将是老年一代晨练的专利”,反而方兴未艾,与电视、电脑一样成为越来越多中青年人甚至大中学生休闲文娱的最爱。

蓦然回首短短三十余年,方寸之间的收音机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生活工作,愈是显得不怎么起眼瞩目,却真真实实经历了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单体到合成、由无线到网络各个方面的改进与发展。如果把这个看似自然又必然的变化变迁过程放到改革开放时代巨变来看,我想至少可以反映出科技服务生活水平的进步,反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反映出轻慢生活理念与方式的普及,而这不正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和生动例证?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