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书写暖心助残的“巾帼答卷”

核心提示: “虽然为期两年的‘爱在身边——关爱困难残疾女性服务项目’已经结项,但我们将进一步定位30名特别困难的残疾女性,通过如意慈善的力量,长期服务下去!”

100名女性志愿者与100名困难残疾女性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女性帮扶女性的特色优势

倾情书写暖心助残的“巾帼答卷”

图为巾帼分队志愿者走访困难残疾女性。

本报记者 魏郡玉

“虽然为期两年的‘爱在身边——关爱困难残疾女性服务项目’已经结项,但我们将进一步定位30名特别困难的残疾女性,通过如意慈善的力量,长期服务下去!”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巾帼分队队长汤秋芳坚定地说,她们帮扶的脚步不会停下,仍会自发主动地长期帮扶困难残疾女性。

在“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引领一群女性”理念的引领下,巾帼分队的志愿者们在云阳街道各处留下了爱心印记,也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根植于丹阳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书写了暖心助残的“巾帼答卷”。

摸清需求,让“所为”解“所需”

2019年,“爱在身边——关爱困难残疾女性服务项目”在高新区党建园正式启动,100位困难残疾女性成为项目的受助对象,100名结对的女性志愿者成为项目的中坚力量,发挥了女性帮扶女性的特色优势。

“云阳街道有残疾女性1222名,有的生活困难却又不好意思寻求帮助,因此,我有了成立这个项目的想法,给急需帮助的残疾女性带去温暖。”汤秋芳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调研,她们确定了100名困难残疾女性,为她们提供精准、特色、专业化服务。

困难残疾女性所需就是工作所向。为精准对接她们的需求,志愿者们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受助对象的需求摸清吃透,切实做到“她有所呼、我有所应,她有所需、我有所为”。项目落地后,工作组研究创新了一套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设计制作“关爱对象服务记录”册,其中包含了结对服务承诺、关爱对象基本情况、健康档案、“五个一”月常规上门服务记录、活动照片、年度总结六大内容。通过一个半月时间,巾帼分队志愿者逐个对100名服务对象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原因和基本情况,建立初始身体、心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做到一人一册、单独管理、定制服务,获得了广大受助对象的一致好评。

邵苏阳是志愿者们重点帮扶的对象,她三岁时父母离异,和母亲相依为命,却不幸在2008年遭遇抢劫,导致下肢瘫痪,此后只能与轮椅相伴。然而邵苏阳十分要强,自己能完成的事情绝不假手他人。“有一次她家里需要打扫卫生,有重物要搬,邵苏阳做不了才给我们打了电话,此后,我们也经常上门给她打扫卫生、烧饭做菜。”志愿者说,看着邵苏阳在他们的帮助下一直保持着良好心态,她们很是欣慰。

除了生活上的帮助,巾帼团队还组织困难残疾女性参加系列活动,让她们放松心态,学习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逐渐提升信心。

暖心细心,100名志愿者绽放“女性之光”

“女性需要什么关爱,只有女性最了解,所以女性帮扶女性更方便。”医护组、法律组、心理组、辅具组……项目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女性,广泛集聚了妇女群众的力量。“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给困难残疾女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万善律师事务所律师眭花琴作为巾帼分队的一员,经常上门给帮扶对象提供法律咨询,真正解决困难残疾女性实质性的“急、难、愁”问题。

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结对巾帼志愿者为100名困难残疾女性提供服务共688小时,项目工作组“医护、辅具检修、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服务次数达1500余次,成功申请并发放残联适配辅具24件。

从原来的无视冷漠,到现在的笑脸相迎;从原本的警戒不信任,到现在把去银行存取补贴的事情都放心交给志愿者……受助对象一点点的改变都让志愿者们欣喜不已。在志愿者们的倾心帮扶下,这些困难残疾女性正在不断学习培养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重拾生活的热情,用一颗真心去感受社会的温暖关爱和尊重。

伴随着团队帮扶困难残疾女性的内容不断深入,巾帼分队志愿服务工作也是硕果累累,不仅项目荣获“江苏省新时代巾帼文明实践优秀案例”“丹阳市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还相继涌现出镇江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镇江市扶贫助困好青年、镇江市优秀少年事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锋模范巾帼志愿者典型,传递温暖的同时产生了良好持续的社会影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滴滴服务,网上“叫号”帮扶到家

记者了解到,这些被帮扶的困难残疾女性手中,都有一张“连心卡”,上边记录着工作组团队联系号码、志愿者二维码、残联热线、妇联热线等,工作组团队24小时待命。若遇上有紧急需求,帮扶对象可以通过“连心卡”上的任意方式求助,巾帼志愿者微信群200人接力、如意慈善3000人团队作为保障,所有工作团队和巾帼志愿者灵活协调,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滴滴式随叫随到”服务。

“之前,一名残疾女性半夜摔倒无法爬起,接到求助电话后,我立刻联系了距离她比较近的志愿者,及时帮她解决了问题。”汤秋芳说,只要一个电话,或者一条微信便可以将残疾人的诉求及时传达,志愿者立即上门帮助,做到及时精准帮扶。

通过密切帮扶,志愿者和这些困难残疾女性渐渐成了朋友,不管是生活上的问题,还是心中有什么想法,她们都愿意和志愿者交流,双方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