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产业旺的谭巷“答卷”

核心提示: 连片发展的眼镜工业园、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美丽宜居的村庄环境、文明守礼的村风民风……

围绕乡村振兴,如何盘活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奔小康路?且看——

强村富民产业旺的谭巷“答卷”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周玲

连片发展的眼镜工业园、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美丽宜居的村庄环境、文明守礼的村风民风……初冬时节,走进司徒镇谭巷村,一幅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画卷扑面而来。

谭巷村地处我市西郊,共有15个自然村,1345户4500多人。5年前,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70万元,被列入经济薄弱村;5年后,却一跃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200万元的经济富裕村。谭巷村的华丽蜕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巨变,还有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

在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的征程中,谭巷是如何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强富美高”的新谭巷,促进村集体经济跨越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呢?谭巷村党委书记谭来训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确立了“以工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始终牵住做大集体经济蛋糕这个“牛鼻子”工程,坚持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抓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经济强村富民的新路子,“在依托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园区做好经济发展文章的同时,我们还把整合、盘活农村集体闲散资产,大力引建项目作为突破口,通过‘集体资金注入+闲置资产盘活+统一对外租赁发展工业经济’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新路子。全村原先闲置的一批旧办公楼、老厂房等资源就地转化为产业力量,让资源发挥了最大化的效益。”谭巷村因此甩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一举成为司徒镇乃至全市的“富裕村”“明星村”。

据村两委干部介绍,丹阳是全国有名的“眼镜之乡”,眼镜产业是司徒镇第一产业,而司徒镇眼镜产业的起点就在谭巷村。上世纪70年代,谭巷村就有人从事眼镜行业了,那时有村民在苏州的眼镜厂上班,带着技术回来后,村里就集资办起了小加工厂,开始磨镜片。1976年,在加工作坊的基础上,谭巷创办了第一家自己的村办企业——丹阳县眼镜二厂。上世纪90年代,借助外资引进的春风,眼镜二厂引进台湾、香港等地区外资,先后以合资的形式成立了东方公司等3家眼镜企业。之后,通过“以外引外”,东方公司又引进海昌公司。再后来,眼镜二厂进行改制,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但谭巷村和眼镜行业的渊源并没有结束。

“2007年起,司徒镇规划建设的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创业园落户谭巷村,这给我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推动了产业兴村、工业经济富民战略的实施。”谭来训说,眼镜产业创业园规划总面积5.36平方公里,现已入驻100余家眼镜企业,包括万新、海昌、淘镜、易佰得等一批龙头企业。依托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园这一产业高地,谭巷村投资建设了一幢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用以出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集聚效应,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园先后被确定为“江苏省特色产业园区”和“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促进了特色眼镜产业的做优做强。

除了借梯上楼当“地主”,做大集体资产文章外,近年来,谭巷村还充分利用江苏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扶持政策,兴建了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大楼,一部分用来作为村两委办公和活动阵地,其他房屋则出租给企业,仅此每年就实现村级经济增收30多万元。

盘活集体老旧闲置资产,增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则是谭巷村做大经济发展文章的又一举措。谭来训告诉记者,谭巷村由原先的谭巷、大坟、曹巷、殷巷四个行政村先后合并而成。针对村里的老旧闲置厂房和办公楼,该村因地制宜整合集体资产,通过改造和盘活闲置存量老旧资源,统一出租用以招引企业落户,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譬如,原曹巷村内的一片老旧厂房常年荒芜,村委会投资改造后将其租赁给企业,每年村集体能增加3万多元收入;原村眼镜二厂的旧门面房重新改造出租后,村集体每年能获得7万元固定收入……

如今,在谭巷村,说起村民的就业门路,几乎都与眼镜及其相关产业有关。“村里大批青壮年离开土地进入眼镜企业上班,一批有技术、懂市场、敢闯敢拼的村民还自己创业,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要么自己创业办厂、开实体店,要么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和眼镜相关的产品。”村委会干部王春霞介绍,目前,谭巷村辖区内有台资企业2家,规模私营企业10多家,注册登记的个体私营企业已达400多家,可带动本地及附近村民就业不少于2000人,如今,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万元以上。

在壮大工业经济的同时,近几年来,谭巷村围绕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新业态相融合,让依靠产业致富后的村庄愈加美丽。在产业发展的促进下,谭巷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村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产业强、村庄美、农民富和组织强的崭新气象。

漫步在谭巷村里,只见水泥路已通到各村民小组,村民健身文体广场覆盖了所有大的自然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建起的4个党员活动阵地和4个老年协会,成为党员学习交流的“加油站”和老年人之家。谭巷村老年协会会长谭生海介绍,每年重阳节,村里对80岁以上老人都进行慰问,并评选“孝子孝女”进行表彰;成立慈善工作站,每年拿出10多万元对因病致贫的困难户进行慈善救助;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讲堂,倡导移风易俗等文明新风。特别是在今年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谭巷村投资100多万元对村庄环境进行了提升和改造,兴建了生态型公墓,建立健全了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涌现出普墅、墩下、殷巷自然村等多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村民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新时代的幸福新生活点赞不已。

产业兴旺促振兴,强村富民结硕果。近年来,谭巷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江苏省创业型村”“全国乡村治理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