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于今年初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禁管令”进入倒计时,你怎么看?
本报记者 马骏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于今年初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规定被业内称为“禁管令”。7月份,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通知》明确了禁止范围不包括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上自带的塑料吸管。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禁管令”已进入倒计时,但一次性塑料吸管目前仍为我市绝大多数餐饮店所使用。不过,个别餐饮店已经开始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代品或者正准备使用替代品,一些餐饮店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用可直饮杯盖代替。
奶茶店是一次性塑料吸管消耗大户。王喆是我市一家奶茶连锁店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店里剩余的一次性塑料吸管用完后,下一批就会使用可降解吸管。“每家奶茶店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消耗量不同,与奶茶销售量挂钩。不过,由于目前丹阳的奶茶店数量较多,总体上的消耗量是比较大的。”王喆说,“按照公司总部的规定,我们店里现有的这些一次性塑料吸管使用完后,就将开始使用可降解吸管了。”王喆表示,与一次性塑料吸管相比,可降解吸管的成本增加了50%。这些可降解吸管由公司总部统一订购配送。
星巴克是我市较早用纸吸管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商家。作为一家较受欢迎的咖啡店,星巴克此举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支持。“与一次性塑料吸管相比,纸吸管更为环保。”在星巴克一家门店内,有消费者表示,“禁管令”的实施,需要一些大品牌餐饮店带头去做。否则,面对禁令,大多数商家或许还是会持观望态度。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纸吸管在体验上不如一次性塑料吸管,“感觉纸吸管有些粘嘴,而且容易折断。”此外,一些习惯了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消费者对于“新式吸管”的卫生情况心存疑惑,在使用时有些担忧。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支持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但要有好的替代产品。
对于消费者最为在意的体验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工艺的逐步提高,纸吸管在75至80摄氏度的温度下都不会软化,但由于纸吸管没有回弹性,对于喜欢咬吸管的消费者来说,使用体验确实会打折扣。而使用感更接近于塑料吸管的PLA可降解吸管,其推广的主要障碍还是在于高昂的成本。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尤其是全社会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相信人们将对环境友好型材料达成共识,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替代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会逐步降低。
不过,记者发现,相较于替代品,更多的市民关注的焦点在于“禁管令”能否顺利施行。市民曹女士将“禁管令”与之前的“限塑令”联系在了一起,“十多年前就颁布了‘限塑令’,结果怎么样?除了让商家通过有偿提供塑料袋获取了利润外,对广大市民而言,改变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曹女士表示,这次的“禁管令”同样也让人有相同的担忧,“如果商家改用成本更高的吸管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部分成本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在市民刘先生看来,“禁管令”想要全面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那些大品牌的商家而言,使用其他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必然会走在行业前列,毕竟,这意味着与时俱进、倡导环保,符合社会发展理念,有利于创造自身品牌的社会效益。”刘先生说,“然而,对于更多的中小餐饮店来说,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换除了成本上涨外并没有直观的收益。因此,大多数餐饮店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持观望态度。替换的速度或与相关部门的监管效率紧密相连。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支持‘禁管令’的同时,如果禁令使得商品价格随之上涨,难免会产生怨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