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静)冬季来临,温度下降,室外运动需要体会“不能承受之冷”,健身场馆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在温暖的空调房内健身是件非常惬意的事。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的健身场馆似乎也在经历着“冬季”,生意遇冷。
11月29日上午,在位于开发区的一家健身馆内,记者注意到仅有几位市民正在使用器械锻炼。馆内一位健身教练告诉记者,自气温下降后,前来健身的人较之前减少了一半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冬季人会懒洋洋的,加之发生运动伤害的风险更高,所以大部分市民更愿意待在家中休息;另一方面则是雨雪天气增多,不少市民觉得出门不便,因而不愿意到健身馆进行锻炼。”他解释,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肌肉和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因而肌肉的血液循环较差,肌肉僵硬,容易造成抽筋、关节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等。
该健身教练同时表示,运动贵在持之以恒,冬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做好相关准备,可以将运动伤害风险降到最低,“冬季锻炼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只有热身之后,肌肉才会软化;选择运动强度适中的项目,比如瑜伽、爬坡走等,选择的器械以及动作一定要在身体可承受范围之内,最好有专人指导,姿势一定要正确,否则容易导致关节受伤。”他还提到,市民运动后要拉伸肌肉,“肌肉在锻炼时处于充血状态,训练结束后会有乳酸释放,拉伸则可以排一排乳酸,让肌肉没有那么酸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