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守关人”冲锋在“疫”线

核心提示: 目前,交运人仅保持丹阳站、城际高铁站和丹阳北站3个车站的防控卡点未取消,其他出入境道路卡点防控已相继取消,畅通了省内、市内、乡、村交通流通。同一天,公交1路、2路、6路等部分公交路线恢复运营。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邹学伟

2月24日,分布在我市高速出口和国、省干道疫情防控卡点的交运人受命撤离,结束了历时29天、每天24小时的一线值守。目前,交运人仅保持丹阳站、城际高铁站和丹阳北站3个车站的防控卡点未取消,其他出入境道路卡点防控已相继取消,畅通了省内、市内、乡、村交通流通。同一天,公交1路、2路、6路等部分公交路线恢复运营……丹阳这座城正在有序地“动”起来。

高速口、入境口作为出入丹阳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丹阳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期间,全体交运人放弃休假、离开家人,坚持战时标准,不畏严寒和疫情,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逢车必检,逢人必查,确保不漏一车,不落一人,把好“进城关”。他们是守护丹阳城的“守关人”。截至2月24日,丹阳交通运输系统出动一线检查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共计150余人,与公安、卫健委、属地政府共计470余人并肩作战,全市共检查车辆10.5万辆,检测193695人,累计劝返180余人,内河航道检查船舶600余艘。他们的身影征战在全市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内河水域等十几个查控点。

这里,就是阵地

1月24日,交运局召集公安局、卫健委、海关丹阳办事处、丹阳城际站、丹阳北站7个成员单位,成立交通管控组,迅速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1月26日(正月初二)起,我市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级响应……

“若有战,召必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战斗的号角骤然吹响。疫情下,一声声“我是党员,我先上”让人热血沸腾;“我报名”“我也报名”一个个活跃的身影先于组织的倡议书,奋勇而出。当交运局工作群发出志愿奔赴交通管控点执勤的号召时,所有人全部响应。

“作为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这是我的责任,更是义务。”54岁的交运局工程科副科长杨文宏是第一批奔赴现场的交运人之一。他从正月初二“上岗”开始24小时轮班执勤,就没有下过线。刚开始杨文宏被安排在高速公路卡口,随着防控指数的升级,部分高速封了以后他去了省道卡口,省道卡口封了后他又去国道卡口,不甘“下线”的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您好,请靠边停车,出示证件,下车登记信息,感谢配合。”同样的话语,坚守在卡点的交运人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在一线,交运人负责登记外地车辆牌号、身份证、手机号……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体味……连轴转、白加黑,这是所有防疫前线交通“守门人”的日常。疫情期间,像杨文宏这样不断转战作战的交运人有很多。接到战令后,大家都义无反顾地听从指挥部统一调度,随着防控方案的动态调整不停转战于不同的战场,用行动为这座城“严防死守”。

明知交通卡口病毒易传染,却又义不容辞地请战赴一线,义无反顾地与家“逆行”。“每个人这一辈子有几次能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国家有几次这样需要我们?我们是交运人,更是丹阳人,卡口就是阵地,我们要用行动切断疫情从外界的输入口,站头排,顶上去。”交运人这样说。

这里,铜墙铁壁

拦截、测温、劝返、沟通、对接……即便风雨侵蚀,一个普通的口罩、一件一次性雨衣就是他们最坚实的“战袍”,他们的目光永远盯紧着来车的方向,低头、抬头,一次次记录并核对车辆及司乘人员信息,拿着登记本穿梭于车流之间,忘记了寒冷,也忘记了时间。

“身后就是家,怎能有失!”战令下达,交运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全局所有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最前沿,按照“四班三运转”模式,每天有150名交运人轮班在岗,24小时全天候在高速、国省道以及航道值班值守。

“这两天车流量明显增多,最高峰时一天有数千辆车从高速口进入丹阳。守好这一关,对保护我们身后的100万丹阳人民格外重要。”交运人王志坤说道。“这几天下雨,晚上视线不好,后排座要看,后备箱也要留意,不要错漏一人。”他常常叮嘱着坚守在高速路口的年轻同事,提醒不要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据介绍,每从高速上下来一辆车,他们都聚精会神盯着车牌看。若是本地车牌,心里压力就小一点,但该履行的步骤一个都不会少。

从1月26日起,我市对大泊、河阳、丹阳东、新区、胡桥、新桥六个高速出口和G312、G346、G233、S122、S357、S340六条国省干道设置管控点,对来丹车辆和人员进行管控;后来,又逐步关闭了丹阳东、新区、胡桥、新桥四个高速出口和S122、S357、S340三条国省干道,保留大泊、河阳两个高速出口和G312、G346、G233三条国省干道,设立交通卡口检查站,对所有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和信息登记……

与此同时,我市还对水上交通实施管控。疫情期间,不允许船舶靠岸;加强对锚泊区船员的管控,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无特殊情况不得上岸;企业复工前,除特殊情况外任何港口码头不得进行作业。

交通设卡防控工作能有效阻断病毒“入口”。从大年初二至今,交运人超负荷运转,任务紧、压力大。“但我们必须熬过去。”他们说,“疫情防控没有休止符,从指挥部的灯火,到医疗战线人员的坚守,都让人动容,而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这里,温暖如春

疫情期间,一位从私家车下来的路人,通过大泊高速出入口时,手中抱着的小女孩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交运人李建明看到后,主动找来本已紧缺的口罩及时上前为孩子戴上,这样的暖心之举让这个冬天“不太冷”,让人心“温暖如春”。

走进各个卡口疫情防控检测点,一间十几平米的活动板房就是一线人员平常喝水、休息的地方,房间里只安放一张办公桌、几张板凳、一张床,床上叠着整齐的被子,角落里全是桶装方便面……正是他们的24小时的轮班值守,才让广大市民在抗“疫”战斗中安心度过这个春节。

对于“守关人”来说,夜间寒冷才是最大的考验。交运人耿赟每天从早上6点到深夜12点半,一直坚守一线,顶着严寒,冻到四肢麻木、浑身哆嗦,也未见他退缩。

2月15日深夜,全城下起了大雪,室外温度骤降,当时正在丹阳G346卡口的几位执勤交运人在搓手跺脚取暖无效的状态下,用“风火轮”式旋风胳膊大法成功取暖,并拍了段视频上传网络,引发群众点赞。有人评论,第一眼看到笑了,可看着看着就被他们“暖”哭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疫情下,丹阳交运人坚守在城市的每一道交通关卡,并肩作战,黄色反光马甲上刻着的“运政”字样构成了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李京凝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