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热销的背后引发争议不断

核心提示: “盲盒”是一种新兴的潮流玩具,是装在盒子里的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

图为开发区吾悦广场内的“盲盒”机。

图为尹女士收藏的“盲盒”娃娃。 记者 高静 摄

本报记者 高静

“盲盒”是一种新兴的潮流玩具,是装在盒子里的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近两年来,这款潮流玩具在受到人们追捧的同时也备受争议。

“‘双十一’我一下子买了5个‘盲盒’,结果一个想要的都没抽到,真气人。”提到“盲盒”,市民尹女士忍不住跟记者吐槽起她在“双十一”的购买体验。

尹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从前年入坑“盲盒”的,“一开始是朋友送了我一个,拆开后发现是小熊的‘天使宝宝’,特别可爱,于是我自己又购买了好几个,每个拆开都是不同动物的玩偶。”尹女士表示,每次拆开之前都有一种期待,这种心情是买其他物件所无法体会的,直言“很上瘾”。从“天使宝宝”到“Molly”,再到最新的一些设计师合作款,尹女士告诉记者,她陆陆续续大概买了上百个“盲盒”,还特意配备了展示柜,“每天看到它们都很开心。”

当记者问她这些玩偶值多少钱时,尹女士表示,每个系列的“盲盒”价格都不一样,基本在39元~79元之间。其中还有一些热销款、隐藏款,价格则不确定,“有些人抽到隐藏款会挂在网站上公开售卖,一些甚至被炒到几百元、几千元。”尹女士透露,现在很多人已经将“盲盒”作为收藏品,专门收购一些隐藏款。

随后,记者在某购物App上搜索“盲盒”一词,看到部分产品的月销售量超20万个。记者了解到,除了一般的购买发货模式,现在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在线抽盒”。一位在“双十一”期间连续在线抽盒10多次的市民告诉记者,线上抽盒更加“控制不住”,“现在都是指纹支付,每次付款直接按指纹就行,根本停不下来。”此外,记者发现,不少商场内也出现了“盲盒”机,根据操作指南付款后即可获得,随买随拿,价格与网上基本无异。

小小的“盲盒”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不少玩家都表示“盲盒”给人期待。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收集“盲盒”已经成为了她的爱好,“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每次拆‘盲盒’都有一种期待、刺激的感觉,有时候抽到自己喜欢的会觉得运气很好,然后一整天心情都很棒。”市民刘女生则表示,就像有人爱收集鞋子,有人爱收集口红一样,“盲盒”也是犹如这样的存在,价格比其他收藏品便宜很多,所以收集起来没那么大负担,也能享受收集的乐趣,“就像小时候收集方便面里的卡片一样。”

一边是热爱,另一边则是质疑。在采访中,也有市民觉得收集“盲盒”其实是在交“智商税”,年轻人就是被收割的“韭菜”。市民周先生表示,“盲盒”是被“炒”出来的,“盲盒”里的玩偶一点实际使用的价值都没有,成本不高,做工一般,价格虚高,买的多是一些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市民姚先生则觉得,买“盲盒”有一种“赌博”的成分在里面,“买了一个,就想买第二个,甚至想集成一套,但是哪能次次如愿,就和赌博一样,长此以往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耗费钱财。”

如今,“盲盒”消费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盲盒”的内涵、边界也在不断扩充。记者注意到,与“盲盒”类似的营销模式越来越多,涉及到食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多个行业,名称从“福袋”到“神秘盒子”,五花八门,其深谙消费者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不过,“盲盒”发展速度快,导致监管跟不上、市场不规范等,也引发了不少问题,“炒盲盒”便首当其冲。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盲盒”的价格早已超出其商品售价,成了不正常的市场现象,其中暗含交易骗局,存在泡沫风险。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一对夫妇为了集齐“盲盒”产品,4个月花了20万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盲盒”实际上只是一个娱乐化的消费品,“盲盒”的生产量完全受到企业操控,且不具有天然收藏品的自然美感,或艺术大师加工的价值提升,收藏的意义并不大,很多时候价格上涨只是炒作的结果。因此,对于“盲盒”,作为消费者应冷静对待,量力而行,理性消费,不要嗜买成瘾。

相关链接:

“盲盒”最初诞生于日本,是在一个小的纸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之所以称之为“盲盒”,是因为盒子是不透明的,只有打开才会知道,用户抽到什么全凭运气。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