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健身”走红,消费者不宜盲目跟风

核心提示: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下载了健身类App,或是跟着直播健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线上健身。然而,一些买了课程的市民却发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水课”大量存在。

图为一健身App在线开展的舞蹈教学课。

本报讯(记者 马骏)跟着“屏幕”学健身操、躺在床上练瑜伽……受疫情影响,各种居家“云健身”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下载了健身类App,或是跟着直播健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线上健身。然而,一些买了课程的市民却发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水课”大量存在。这些课程不仅可能损害健康,买了课程后想退款也很难。

 

“您该健身了!”晚上7点,市民王芬的手机上准时弹出健身提醒,这是一款健身App提醒用户开始健身。“疫情期间健身房全部关门,为了不中断健身训练,使用健身App成了我唯一的选择。”王芬表示,她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款健身App,并在其中逐项“打卡”各类不同强度的健身训练项目。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健身App在手机上有不少,比如咕咚、Fit、每日瑜伽等,疫情期间,这类App成了“客厅健身”的代名词。这类健身App为用户提供了海量的运动教学课程,用户可以选择喜欢的老师,跟随他们的视频“打卡”运动。

受子女影响,很多父母也开始使用App健身。“以前每天都和姐妹一起去跳广场舞,疫情期间不能外出聚集,儿子就给我下载了健身App,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方式,通过‘打卡’来自我监督。”市民李女士表示。使用方便,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随时随地可以使用,不受场地限制;提醒设置,起到了监督作用……随着健身App的走红,不少市民纷纷加入“打卡”一族。

“云健身”火了,那这种新消费模式靠谱吗?是否能替代健身房的锻炼效果呢?记者发现,一些“云健身”存在健身效果差、教练资质不详、退费难等问题。

某健身机构教练告诉记者,他们在疫情期间上线了“云健身”课程,每天会定时授课,消费者在线上与教练一起实时健身,但他也表示,效果没有线下好。一位经营着一家小型健身房、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健身教练何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云健身”只能作为线下健身的辅助,丰富一些健身知识。“一些主播也不一定具备健身教练的资质,而用户如果不太会练,出现错误动作无法及时纠正,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何先生说,“在健身房运动,有教练指导,在家健身很难把握力度、强度。”何先生表示,运动有利于强身健体,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尤其是平时不是特别愿意运动的人。在家健身要先热身,采取中小强度的锻炼,不要大强度、高负荷运动,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这一在线预付费授课的新消费模式,在授课质量和退费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王女士在一款健身App上购买了健身教程,但她很快发现,第一次课就与App之前的宣传大相径庭,“视频只是对几个健身动作做了简要介绍,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王女士说,她随后向商家申请退款,但遭到了拒绝。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王女士的经历并不鲜见。“我在App上买的健身课程,说剩余课程不能退款!”“课程跟宣传的不一样,如何维权?”对此,许多App以数字产品无法退款或者消费者已经使用为由含糊其辞,拒绝退费。

那么,“云健身”该朝何处去?消费者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呢?业内人士分析称,疫情稳定后,随着线下健身场所的回归,消费者也会更愿意去健身房。线上健身更可能成为线下服务的补充,或是线上、线下结合,吸引不同消费需求的用户。业内人士介绍说,缺乏系统健身理论学习背景的普通人在海量的健身视频或直播中难以区分真伪优劣,“精准腹部减脂”“7天大腿瘦一圈”等以博眼球、吸引流量为目的的健身视频充斥各网络平台,许多主播也没有授课资质。况且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的人群其身体机能与素质差异较大,负荷与动作难度难以适用于同一标准,部分有关节疼痛或动作功能障碍人群在“云健身”中往往也缺乏风险规避意识。业内人士建议,健身需根据个体情况“量力而行”,每个年龄段的群体切勿盲目跟风,否则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