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学英语

核心提示: 那年,我初中校友,现任市老年大学办公室副主任的马新生跟我说:“退休后在家干嘛呢,到老年大学来学学英语吧。”

郦金兰

那年,我初中校友,现任市老年大学办公室副主任的马新生跟我说:“退休后在家干嘛呢,到老年大学来学学英语吧。”当时的他在英语班当班长。此话一出我笑半天,心想年纪一大把,记忆力早不如以前了。况且,我一天英语也没学过,初中学了两年不到的俄语就下放劳动了,老了再来学英语能学得会吗?

笑归笑,也有点内在动力。改革开放的春风,把外国人吹进来了。我们过去只有到北京上海大城市才能看见外国人,现在到处都可以看见外国人,黑人白人已不再稀罕。几年前,我市体育场里来了一老外,他天天和我们在一起晨练,主动要求跟人学打太极拳,非常引人关注。了解后知道他是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个美国男青年,先到我国的北京再到丹阳工作。会英语的人可以与他简单交流,可惜我英语听不懂更不会说,尽管零距离,也无法交流。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让我们中国人走出了国门。英语班学员中很多人的子女因在国外留学和工作,作为父母的他们很需要学习英语。我虽然没有这样的机缘,却被深深吸引。同时,手机、电脑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英语。我深感自己的落伍。内在外在的力量都有了,我在矛盾和忐忑中走进了老年大学英语班。

初学英语我记不住,读过就忘,于是就想找同音的中国字来帮助记忆,可很难找到匹配的同音字,而且这样读起来容易“走调”。别人说我英语读得怪怪的。一次老师叫我起来读基本句式。我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艰难地从嘴巴里嘣出来,我读出一身大汗。后来我开始注重听老师发音而不是急忙去找匹配的汉字,多听、多读、多说。我还注重跟老师学国际英标,下了一番苦功夫以后,对英标有所掌握,就像汉语拼音一样,不认识的单词自己可以尝试着拼读了,读不准的也会“百度”了。

随着对英标的熟悉,单词的积累,语法的渐懂,自信心从无到有。光是认识单词没用,关键要能开口说出来。啊呀,这比认单词记单词更难。有人说我学的是哑巴英语,我只能苦笑。照着课本读读还可以,离开书本开口那真要急死人。我非常羡慕班上英语说得很溜的同学,这种羡慕同时也在鞭策着我。老师告诉我们学英语要多读,于是,我不仅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而且在家中也经常飘出老大妈的英语读书声。听懂英语似乎更难,但我想只要自己不畏难,慢慢会有收获的。

英语学是学了,能用吗?你还别说,有一件有趣的事儿。一次去日本旅游,我在厕所里见到很多蓝眼睛、高鼻子的人。我和一个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太太一同洗手。那是感应式龙头。只见老太太将手顶住了龙头,水下不来,她左顾右盼,我明白了她的的意思,就将她的手放到合适的位置,水下来了。于是我们有了交流的机会。她用英语问我:“whereayeyoufrom?(你来自哪里?)”我听懂了,告诉她:“Iam from China!(我来自中国!)”“IamaChinese!(我是个中国人!)”她立即惊喜地伸出大拇指点赞“Chinaisgood!(中国好!)”我能亲耳听见一个外国人点赞中国,能亲自用英语回答一个外国人的问题,感受非同一般。顿时,我心中升腾起一股自豪感和光荣感,还有一种会说英语的成就感。

责任编辑:王渊
相关阅读: 后学 英语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