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深施肥在我市的示范推广,不仅改变了粗放、传统的施肥方式,还推动了我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水稻“减了肥”,效益“加了码”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随全市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观摩会的与会人员,对今年延陵、珥陵两镇部分种田大户开展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结果进行观摩时发现

本报讯(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郑网宇)稻浪翻滚,遍地金黄。眼下,正是秋粮丰收在望的时节。近日,记者随全市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观摩会的与会人员,对今年延陵、珥陵两镇部分种田大户开展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结果进行观摩时发现,与常规施肥相比,虽然整个水稻生育期少用2~3次肥,但“减肥”带来的效果令人惊喜,可以说是农业施肥技术的一次新变革。

在延陵镇赵巷村家庭农场主眭海荣的水稻基地,沉甸甸的水稻秆青籽黄,散发着稻香。作为我市水稻侧深施肥示范方,今年,眭海荣在去年开展50亩水稻侧深施肥试点的基础上,一下增加到150亩。“今年水稻长势比去年好,估计亩产不低于1300斤。”眭海荣介绍,使用侧深施肥技术,只需在插秧机上安装一个施肥设备,插秧和施肥就能同步进行。由于减少了两次施肥,每亩能省工节本50元左右,而且侧深施肥将肥料施于水稻根际更有利于肥效快速释放和长效供肥。目睹这方长势喜人的水稻,前来观摩的镇(区)农服中心主任、土肥员以及部分粮食种植大户,有的拿起手机拍照,有的蹲在田头细数稻穗粒,还有的在一起交谈侧深施肥的经验与心得……

珥陵镇中仙村种粮大户唐黎明的示范田头,采用200亩侧深施肥的宁粳8号稻田内,泛黄的稻谷也穗足粒满,丝毫不逊于周边常规施肥技术下的水稻。“以前传统施肥模式,水稻生长过程一般要施4~5次肥料,现在通过侧深施肥仅2次配方肥就搞定了,亩用量也不多,大大减少了我们大户种田的用工量,节约了成本。”唐黎明喜不自胜地说,“水稻侧深施肥一次性完成插秧、施肥作业后,后期只添加了一次穗肥,真是省肥省工又增效。明年打算大面积运用这一新技术。”

据了解,长期以来,由于水稻生产大多沿用人工撒施肥方式,不仅农田施肥量大、利用率低,而且易导致肥料养分流失且造成农业面源污。为解决这个困扰水稻生产的突出问题,从2017年开始,市土肥站选择延陵、珥陵等镇开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去年水稻侧深肥实验示范面积达到250亩。今年,我市通过对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升级改进,在访仙镇、延陵镇、珥陵镇和界牌镇示范推广水稻侧深施肥面积1200亩。经过三年来的示范运用,该技术以其突出的节肥、省工和增产稳产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种粮大户的认可。

“水稻侧深施肥作为新型农机、专用肥料、配套农艺于一体的集成新技术,是施肥技术的重大革新,突破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施肥的瓶颈,能够实现机插秧与施肥一体化,不仅改变了粗放、传统的施肥方式,还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养分利用率,推动了我市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市土肥站副站长陈功磊介绍,延陵、珥陵两地试验土壤分别为黄泥土和粉沙土,代表了我市主要土壤类型。今年的示范结果表明,侧深施肥较传统常规施肥减少氮肥21%的基础上,稻谷产量较常规区基本持平。“明年,我市力争示范推广3000亩。”陈功磊说,随着农户施肥观念的不断改变,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将成为我市绿色农业的主推技术。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