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媛
酷暑盛夏,热浪蒸腾。受高温炙烤的人群难免生出萎靡的蔫儿劲,然而,近日一群由几名志愿者护佑着的青少年们,却以他们的蓬勃朝气和灿烂笑颜为所到之处注入了青春活力,犹如一阵怡人清爽颇具感染力。“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兴奋快乐的笑脸,我们的付出便值得了,期待也兑现了。”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芳草苑”流动青少年夏令营由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中北学院外语系、市规划展示馆联合举办,30余名来自访仙窑厂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度过了轻松快乐且颇有意义的一天。
孩子们:欣喜兴奋
城市的飞速发展少不了大量劳动力的输入,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建设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在我市,也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取所得。访仙窑厂作为一个需要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聚集地,自然也聚集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访仙窑厂里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外来务工人员数十名,而他们大多都是举家前来,基本每个家庭都有两三个甚至更多孩子。”据介绍,经过几年的磨合,如今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大多数都已进入由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开办的助学班,既能在平常周末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又能在假期里进一步调整行为习惯、增长见闻、丰富知识。
今年暑假,考虑到孩子们大多都是学校、窑厂“两点一线”来回,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生活在这的“第二故乡”,对丹阳多些了解与热爱,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经酝酿斟酌,决定举办“芳草苑”流动青少年夏令营。而从得知将举办夏令营的消息起,孩子们的兴奋激动就持续高涨。
当天早上8点不到,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租借的公交车驶进窑厂后一路往里,刚刚进入孩子们的视线,一个个飞奔而出的身影如同展翅的欢乐小鸟。在志愿者们的引导组织下,孩子们乖巧地在教室前的空地上依序排队。相熟的小伙伴挨在一块儿,不时或低声耳语或开怀笑闹。
“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平常周末时这些孩子多数都是趿拉着拖鞋就来班里了,身上基本也是随意套一件衣服或睡衣。前两天我们说了这次要带他们到丹阳好好看看,让大家注意一下着装,今天一看,果然都很重视。”现场带队的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鲜见的精心准备,传达出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重视,这也让他们的心头多了一份压力与责任。
不难看出,现场许多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新鞋,并忍不住和交好的伙伴们一再确认是否好看帅气。而一些孩子虽然没有穿上崭新的衣服鞋子,但全身上下也都是整洁干净的。
依次上车落座后,孩子们兴奋得叽叽喳喳,有问老师这一天的行程如何安排的,有和伙伴嬉笑聊天的。
数十分钟的车程不算短。除了同车的老师时不时地出言提醒保障安全及重申注意事项时,一车的孩子们热热闹闹几乎静不下来。在老师的允许下,孩子们纷纷拿出了事先准备的零食,你分我一根火腿肠,我分你一盒酸奶,心满意足地边吃边看窗外陌生的风景。
“同学们,零食吃完后垃圾不能乱扔哦!”老师的话音刚落,四周便是一阵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我们会把垃圾装包里,下车后扔垃圾箱里。”
一天的活动,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将行程安排得很满。上午先到规划馆,再到中北学院,中午集体吃完午餐后,稍作休息,下午前往贺甲战斗纪念馆,回程再到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规划馆有炫目的灯影,有精彩的3D电影,有大气的沙盘,都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以后写作文我再也不会无话可写了。”“中北学院是我第一次进的大学,这儿的篮球场几乎要和我们的学校一样大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也要考上大学。”“贺甲战斗纪念馆和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我之前都没听说过,这次走进去看了,听了介绍,对丹阳从前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革命先辈们也更敬佩了。”……
行程虽满、路途虽累,但孩子们却始终精神饱满,时不时与伙伴们交流感受,并用纸笔记录下来。
“老师们”:付出值得
这一次流动青少年夏令营的随行老师,是南师大中北学院外语系的学生们。王鑫培、李昊月、王琳、徐云静四位姑娘过了暑假都将升入大二,她们先前已经陪孩子们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已经十分熟悉。这一次的集体出行,姑娘们更是贴心周到。
当天早上7点整,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租借的公交车准时到达南师大中北学院。王鑫培、李昊月、王琳、徐云静已早早等在了学校大门前,经确认后,四人依序上了车。
“起这么大早觉得辛苦不?”四位姑娘默契地相视一笑,而后摇了摇头。自从作为志愿者与访仙窑厂助学班结缘后,王鑫培、李昊月、王琳、徐云静四人每周六都是早7点就准时出发了。“习惯了早起就不会觉得辛苦,反而,早起会觉得时间更充裕了,这一天也就更充实了。”虽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周末能够享受难得的懒觉,但她们四人却觉得自己“起大早”很值得。
到达窑厂后,四位姑娘微笑着和孩子们打了招呼,而后便一边引导他们有序排队,一边对照点名册确认报名的孩子是否到场。
由于要等两个未能及时赶到的孩子,早早等候的学生们有的忍不住调皮不耐烦起来。姑娘们一边耐心安抚,一边悉心叮嘱。偶尔面对几个异常不配合的,她们也适时摆起老师的威严,严肃指出孩子们的不妥处。
经再三核实,孩子们到齐了。姑娘们护着他们依序上车。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座位,同时为了更好地管护好孩子们,四位姑娘分散在了车厢内,一路站着、护着。“孩子们有座就行,也更安全。我们能保护好自己,站着也更能看清他们的即时动态。”
“虽然其他同学都放暑假回家了,我们因为要陪这些孩子得推迟回家的时间,但自己会觉得很有意义,付出值得。”
王鑫培、李昊月、王琳、徐云静四位姑娘都非丹阳本地人,她们告诉记者,因为先前就和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确认过暑期将继续陪伴孩子们,所以自己早早就和家里人做了报备。“家里人知道我们晚回家是为了陪这些孩子,都非常支持。对于我们而言,在最好的青春时光里,尽己所能做些值得的事,是幸运且自豪的。”
志愿者:未来可期
“由于窑厂平日工作辛苦繁重,外来务工人员忙碌得鲜少有时间精力顾及子女除日常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学习教育等事宜。平时上学,孩子们按时按点进校倒无不妥,但一到假期,他们便进入了‘无人管’的‘放养模式’,不仅安全较难保障,学习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他们特别筹划了“芳草苑”流动青少年夏令营,和他们预期的一样,窑厂的家长孩子们很是积极。
记者了解到,访仙窑厂助学班至今已开办三年多时间。一开始,即便志愿者们上门鼓动父母将孩子送来,对方仍是怀疑拒绝。“一方面是没有这个意识,一方面是并不信任我们,所以家长们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助学班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志愿者们的倾情付出下,几年时间下来,最初不愿沟通的家长们早就转变了态度,每每一见志愿者便热络招呼,每次到既定时间便早早将孩子送到助学班。“家长们的转变与支持,是对我们的认同与肯定,也鼓舞着我们继续坚持做下去。”
“前不久学期结束的时候,访仙中心小学的校长特意给我们打来了电话,说窑厂助学班的孩子里,有当了‘三好学生’的,对我们表示祝贺。”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直言,接到校长电话后,她既惊喜又欣慰。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窑厂外来务工者子女大多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也不好。近年来,通过助学班的矫正及引导,孩子们取得了明显进步。“我们的陪伴引导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长时间坚持下来,孩子们还是有积极收获的。所以,这次孩子们获得‘三好学生’荣誉,于我们而言也是肯定与鼓励。”
如今,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流动青少年夏令营已如期顺利结束。但是,公益助学班还将如约继续。
“作为公益组织,我们想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助学也好、帮助社区困难群体也好,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核心成员表示,如果能通过他们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的不间断努力,回馈有需要群体以温暖帮助,那么他们将坚持不懈、期待未来。
孩子们激动地合影。
记者 尹媛 摄
孩子们走在中北学院校园内。
记者 尹媛 摄
排队等待上车的孩子们。
记者 尹媛 摄
“老师们”站着护佑孩子们。
记者 尹媛 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