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尘仆仆”中寻找“星辰大海”的广阔

核心提示: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市云阳学校教师——舒晶的真实写照。

蒋墅“八姑娘民兵班”班长舒晶和蒋墅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座谈。

云阳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舒晶在给学生辅导功课。

舒晶辅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汉语桥比赛,学生李冰获孟加拉国第十二届汉语桥全国总冠军。

舒晶教孩子们怎样系红领巾。

舒晶利用暑假给李冰和阳光进行赛前培训。

舒晶和孩子们在思政课上谈论如何尊重自己,如何反思自己。

本版摄影 萧也平 本版撰文 魏郡玉 通讯员 杨建军

支教孟加拉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市云阳学校教师——舒晶的真实写照。

今年40岁的舒晶,人生经历十分丰富。2006年8月,舒晶被分配到蒋墅中心小学教授语文,2012年调入云阳小学任教。从教生涯中,舒晶还曾担任过“八姑娘民兵班”的班长。2007~2011年间,舒晶带头践行、弘扬雷锋精神,带领着“八姑娘”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极大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舒晶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大大提升,促使她之后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并成为一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教师。

2016年,舒晶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丹阳地区唯一一个考去印度尼西亚支教中文的老师,2018年,舒晶踏上了前往孟加拉国支教的旅程,2年的支教经历成了她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老师,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也许极尽琐碎,却充满温暖和希望。”一周20节课、批作业到凌晨、周末加班备课、自然环境和交通环境差……在孟加拉国支教的日子里,舒晶深刻体会了孟加拉国被称为“四类艰苦地区”的原因,也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求同存异”一词,甚至能把无处不在的蚊子、蚂蚁、蟑螂视为“室友”,把方便面当做犒劳自己的大餐。她开玩笑地说,很多现实存在的难题,既然改变不了,那不如和它们“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谈到支教的收获,舒晶表示:“在这两年的支教时光里,我个人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也学会了吃苦和包容,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不同的改变。”现在再回忆自己的支教经历,舒晶并不觉得自己很伟大,“去哪里支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做的这件事情本身,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已。”对于两年的支教经验,舒晶始终怀抱感恩的心。至今,舒晶仍然和孟加拉国的学生们保持联系,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成绩而倍感骄傲。

如今,舒晶回到了家乡丹阳,在丹阳市云阳学校从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繁忙的教学生活让她十分充实,“我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和我的家乡,在国外的时候,就想着我是云阳人,现在回来了,就一定要把自己所学都教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出彩。”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