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访仙镇绿舟农场负责人李鹏峰向记者算起今夏梨果销售收入时高兴地说,农场的50多万斤梨果,因为口感好,每斤卖到6~8元,供不应求;经深加工的梨膏,打入上海市场后也收获较好口碑。作为我市梨果生产中唯一的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这里已建成整套绿色防控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农场的翠冠梨在省优质梨品鉴活动中获得金奖,为推进果品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田园劲吹“绿色风” 粮茶蔬果分外香

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素娣) “有了绿色防控利器,我的600亩梨园结出了‘金果果’。”金秋之际正是梨园管理季节,昨日上午,访仙镇绿舟农场负责人李鹏峰向记者算起今夏梨果销售收入时高兴地说,农场的50多万斤梨果,因为口感好,每斤卖到6~8元,供不应求;经深加工的梨膏,打入上海市场后也收获较好口碑。作为我市梨果生产中唯一的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这里已建成整套绿色防控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农场的翠冠梨在省优质梨品鉴活动中获得金奖,为推进果品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绿舟农场绿色防控点“实”成“金”,只是我市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为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从2018年开始,我市试点建立水稻、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项目建设补贴等形式,帮助种植大户与家庭农场提质增效,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我市方兴未艾,并拓展到其他种植产业。今年,全市共建设5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和1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面积10万亩,涉及水稻、茶叶、梨以及应时鲜果等多种作物。

走进位于开发区颜春村的迈春茶场,只见岗地上一片片茶园依然绿意盎然。太阳能杀虫灯、用以诱杀茶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等的黄板,还有性诱害虫测报系统,茶场的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现代化绿色防治手段,让人啧啧称奇。迈春茶场场长罗恩友说,示范区茶树只采收春茶,一般4月中旬采茶结束进行修剪;秋冬季在茶园边适度留部分杂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制潜能。由于绿色防控效果显著,茶园基本不用药,这里的“吟春碧芽”茶叶在省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

而在司徒镇屯甸村谷田农场的应时鲜果绿色防控示范区连栋温室大棚内,火龙果采摘已近尾声,番茄已经开花,绿油油的草莓苗长势正旺。“通过太阳能杀虫灯和黄板理化诱杀害虫,再配以生物防治,棚内的鲜果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纯天然食品。”基地负责人毛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仅农药减量这一笔账,基地就节省了五六万元,更重要的是鲜果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像红心火龙果台湾蜜宝每斤卖到了15元。“我们使用的是省里推广用于绿色生产的高效低残留药剂,即使遇上应时鲜果病虫达偏重发生的情况,也能保证鲜果质量安全。”

据市植保植检站负责人介绍,根据示范区作物种类、病虫发生情况,我市在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采取“生物调控+综合诱杀+科学防治”的技术模式,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推广适宜的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中,坚持绿色防控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扩大绿色防控示范区的辐射范围,使其成为展示病虫防控新技术、业务交流的新途径,成为农药减量控害、面源污染防治的新载体,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有力推进,为引领我市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使得这一“绿色行动”由原先的“要我搞”变成“我要搞”。陵口镇折柳村柳旺土地股份合作社前年在水稻绿色防控建设中尝到提质增效的甜头后,今年夏种,合作社自费在稻田边添置或更新了有关绿色防控设备。村会计黄佳慧告诉记者,采用绿色防控+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后,基地核心区的120亩水稻,虽然稻谷产量亩均只有八九百斤,但“柳旺”牌优质大米每斤能卖到10元。不仅被本地企事业单位订购,还远销湖南等地,叫响了当地绿色稻米品牌;合作社每年还能上交村集体20万元利润,既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种粮大户向生态高品质粮食种植要效益。

“绿色防控是未来大方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进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今年,全市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蔬菜、茶叶、梨以及应时鲜果绿色防控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