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欺凌,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核心提示: 要控制处理校园欺凌,我们便要从“小”开始预防和干预:学生之间轻微的越轨行为就能及时得到批评、矫正的话,更严重的暴力伤害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尤其是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

毛琴芳

看到12月9日的《丹阳日报》上有一则通讯:“云阳学校开展‘校园防欺凌’专项教育活动。”很是惊喜:这样的活动真的太好了。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热映的一部影片《少年的你》,里面将校园欺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们探究校园欺凌的背后,不难发现都是孩子心理问题造成的。我不想评价影片的好坏,只是想说:现在很多心理有缺陷的孩子,大多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影片中的魏莱只因为高考成绩不如意,父亲便让她复读,并一年不跟她说话,造成了她扭曲的心理。我做老师这么多年了,目睹了好多孩子的心酸:家庭离异的、被父母抛弃的、留守的……这些孩子真正是被父母耽误了的牺牲品。

从13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更多地陪伴:家长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家长的陪伴是无人可替代的;其次是老师,因为这段时间是他们求学的黄金时间段,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有就是同学,同学关系是这段时间影响他们心理最关键的因素……这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而现实中,家长要么懒于管理,要么只管学习,而忽视他们心理的变化等等。导致孩子在性格形成阶段缺失了良好的引导,到了学业压力大的青春期,在校园里便出现了各种问题,校园欺凌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所以,要控制处理校园欺凌,我们便要从“小”开始预防和干预:学生之间轻微的越轨行为就能及时得到批评、矫正的话,更严重的暴力伤害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尤其是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让我们家长、老师、社会一起,共同努力“净化”我们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个健康青春阳光的心理,在爱中长大! 

责任编辑:dydaily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