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习作”为学生插上习作的金翅膀

——实验小学“生活习作”专题研讨会侧记

核心提示: “谁能像老师一样,把‘钱’做为第一人称,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本报记者 菀滢 通讯员 袁军辉 李一

图为研讨活动现场。

记者 菀滢 通讯员 袁军辉 李一 摄

 

“谁能像老师一样,把‘钱’做为第一人称,讲一讲自己的故事?”“谁能和老师演一演‘樱桃小丸子’这动画片里的剧情?”“同学们都拿到了一颗糖果,现在同学们都不许说话,通过面部表情让同桌猜猜你的糖果是什么口味儿”……乍一看,这些场景似乎是音乐课、自然科学课,但其实,它们都是语文写作课。21日下午,中国写作学会“创造性文化与作文教学研究”联盟暨丹阳市实验小学“生活习作”研讨活动如期举行。

在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不再局限于作文课,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生活充实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字,从根本上讲除了不断充实生活,没有更可靠的方法。”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好的作文离不开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指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主动用笔表达真情实感,获得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近年来,实验小学注重学生“生活习作”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利用课堂教育、学校环境、社会实践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堂生活,深挖教材资源,使得学生“见多”就能“识广”,“厚积”就能“薄发”。学校秉承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开放语文、探索数学、健美体育、体验科学等学科教学主张,以学科中心为建设载体,培养本色儿童,打造才情教师,实现智能教育。在吕叔湘语文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紧扣开放语文学科主张,在语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教学研究当中,作出有益探索。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实践是习作迈向生活的桥梁,生活习作教学注重把习作的话题还原为一次生活经历,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习作当中积累,在习作生活当中畅游。“我们希望,借助联盟学校的主题研讨活动,为‘生活习作’教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创造新活力。”实验小学校长蒋红军如是说道。

在研讨活动中,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与来自全省各地的语文教师共同带来了13堂教学设计课程;来自我市和联盟学校的校长聚在一起交流心得、谈办学体会;作文教学沙龙上,老师们围绕《探索生活习作的实践》这一主题,用实实在在的教学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次精彩活动的呈现,是教师们对教学深入细致地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体现。在专家引领下,在研讨交流中,有聆听有思辨有困惑有领悟,更有教师对孩子的成长的期待。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