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高温“烤”验,小心中暑脑出血

核心提示: 李奶奶患有多年高血压,一直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早两天,她一早出门买菜,突然晕了过去。

她在买菜途中晕倒,为何不省人事?  

 

李奶奶患有多年高血压,一直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早两天,她一早出门买菜,突然晕了过去。她被送到市中医院,一查,竟是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

市中医院脑外科主任陈冬云介绍,该病是脑外科最常见的病,也是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

为什么会得蛛网膜下腔出血?近9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颅内动脉瘤就像是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样。动脉瘤没有破裂的人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是一旦动脉瘤破裂了,就像楼房倒塌效应一样,轻的头痛呕吐,甚至让人误以为“中暑”,重的昏迷、抽风、吐血,甚至直接死亡。

陈冬云主任具有较丰富的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他说,每年夏天总会遇见一些病人,发病之前2~3天都会有各种头痛、脖子僵硬的症状,自己给自己诊断为中暑,自己口服一些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药物,直到病情延误,后悔莫及。那么怎么判断是中暑了,还是脑出血了?

中暑就是身体过热了,体温基本都是升高的,脱离高温环境或者采取冰凉措施会有明显帮助,症状很快会缓解。而脑出血可不是这样。按照中暑去治疗,症状不会有任何改善。其实大部分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都会描述说剧烈的头痛,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过的头痛。也有一部分患者,会有先兆症状,头疼的不那么厉害,或者脖子僵硬,不愿进食,会让自己误以为是中暑或者感冒了。这种症状是通过休息或者自己的药物治疗不会缓解的,轻症中暑对症治疗一般都会缓解。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健康中国行动里的血压健康信息  

日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份由国家发布的“健康宝典”内包含的健康知识信息量巨大。健康中国人的简单又易记的要点为50条,其中与高血压相关的有哪些呢?

陈冬云主任在研读后介绍,第一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就是与高血压相关的。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是盐里面的钠。人体内的钠过多,会造成体内水滞留,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造成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心脏肥大、心衰等疾病,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心脑血管发病及死亡率高的地方,往往吃得咸,高盐。陈冬云主任特别强调,除了少放盐、少吃咸减少钠的摄入,还要特别注意看似不咸却可能隐藏着惊人的钠含量的食物,如一些面条、吐司面包、蜜饯等等。

“健康宝典”50条中的28、29条,分别讲到,“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必要时就诊。”“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陈冬云主任进一步解释,《柳叶刀》报告指出,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是中国人2017年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的前四大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从头到脚伤全身,包括伤脑血管、伤眼底、伤心脏、伤肾脏、伤下肢。它对脑血管的影响尤为显著。确诊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人的32倍,临界高血压也高达9倍。高血压极易引发脑出血。其次,长期高血压也伤肾,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如若肾功能减退,晚期则会出现尿毒症。它可导致高血压急性左心衰、冠心病、心梗甚至猝死等紧急的状态。

高温来袭,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然度夏?  

天气炎热时,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身体会比平时失去更多的液体,使血压水平下降,心跳加快。体内水分流失严重,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再加上气压偏低,人体内循环紊乱,导致心率加快以及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三高群体、心脏病患者等更需注意。

陈冬云主任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需要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或超重者。

远离高温环境。及时饮水或含有电解质(钠、钾、镁等)的无糖运动饮品。避免饮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这些饮料可能导致脱水。合理运动,做好防护。穿着轻便、浅色、透气的衣服,戴上帽子以及太阳镜,使用防晒霜。监测血压,防范脱水。规律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劳累。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管理等。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例如心悸、头痛、头晕、晕厥、高热、恶心呕吐等,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中风特色治疗:中医药预防+西医微创手术  

“中风”这一病名,是中医的诊断名称。过去提到的“中风”或“卒中”就是现在说的“脑中风”或“脑卒中”。

人的大脑结构复杂、精细。假如脑部出现病变,手术难度大且风险高,而中医院脑外科主任医师陈冬云,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敢在人脑中绣花,一次次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生命。陈冬云主任擅长颅脑外伤性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等。

他介绍说,“中风”的表现,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管被堵塞使脑实质缺血所致,因此西医把它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数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引起;脑栓塞多见于中青年有心脏病的患者。

“中风”中的脑出血和颅脑损伤为市中医院脑外科特色治疗。在科主任陈冬云的带领下,将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论与西医神经重症理论多发伤理论有机融合,重视病情的反复评估,将中风中医药预防、康复及西医硬通道微创手术巧妙结合,为丹阳“中风”患者治疗康复带来了福音。

(眭思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