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寿星享天伦 重阳敬老传美德

核心提示: “我爸就爱吃红烧肉、羊肉这些荤菜,只要他吃得香、身体好,我们多花点心思不算啥。”重阳节前夕,双庙社区居民邹美英一边给父亲邹锁富端上切好的水果,一边笑着对来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记者说。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她和丈夫陈长瑞二十余载赡养老父亲的初心,也勾勒出这个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的温暖图景。

4aa7b5273611218f3101b4954e991a3c

本报记者 韩笑 文/摄

“我爸就爱吃红烧肉、羊肉这些荤菜,只要他吃得香、身体好,我们多花点心思不算啥。”重阳节前夕,双庙社区居民邹美英一边给父亲邹锁富端上切好的水果,一边笑着对来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记者说。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她和丈夫陈长瑞二十余载赡养老父亲的初心,也勾勒出这个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的温暖图景。

今年100岁的邹锁富,1926年4月出生,退休前是建筑公司工人,1987年退休后开启晚年生活。如今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这都离不开女儿邹美英和女婿陈长瑞三十余年的悉心照料。重阳节前夕,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聂丹芳探访老人,探寻其长寿密码,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孝道传承。

一进邹家,暖意扑面而来。客厅餐桌上摆着新鲜水果,邹锁富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闻声睁眼露出慈祥笑容。“邹大爷,重阳节快到了,给您送慰问品!”聂丹芳递过米、油等慰问品,老人轻轻点头。

邹美英告诉记者,父亲能有这样的好精神,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基础病,身体底子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懂得享受生活的心态。“我爸一辈子爱吃荤,红烧肉、炖羊肉、炸鸡腿都是他的最爱,我们每天做饭都会特意给他准备一两道荤菜,保证营养跟得上。”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邹美英和陈长瑞每天都会变着花样搭配膳食,考虑到老人牙口不算太好,他们会把肉炖得软烂入味,蔬菜也会切得细小易嚼。

邹美英带记者走进老人房间,床头悬挂的电视机格外显眼:“特意装的,他躺着就能看,一天要看六小时。”家里还做了全面适老化改造——卫生间装了扶手和防滑垫,马桶、淋浴区都按老人需求调整。“我爸皮肤不好,夏天要洗三次澡,都是爱人陈长瑞照顾。”邹美英说,老人循环差,陈长瑞每晚都会端热水捂脚;老人偶尔闹脾气,夫妇俩总耐心安抚。为了照顾父亲,他们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却从未抱怨。

邹锁富80岁后患上气管炎,远在上海的孙儿邹根新格外牵挂。“他每周都打电话问情况,爷爷的气管炎特效药,都是他从上海寄来的,还会附上用药说明。”今年老人百岁生日,他特意赶回来祝寿,让老人格外感动。

今年4月27日,双庙社区迎来首位百岁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蛋糕和慰问金上门庆生。大家为老人戴寿星帽、点蜡烛、唱生日歌。工作人员还与老人唠家常,关切询问饮食起居,现场满是欢声笑语。

10月18日,老人还见证了重孙子邹俊杰的婚礼。“他总算等到这一天了,就盼着五世同堂呢!”邹美英说,老人的健康愉悦,就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报。如今,邹家孝老爱亲的故事在社区广为流传,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家庭,邻里们都称赞夫妇俩是“孝道榜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承载着孝道传承的深意。邹家三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孝道真谛,也成了社区榜样。聂丹芳表示,社区还会在重阳节开展系列敬老活动,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尚。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