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严查酒驾 守护市民出行平安

本报讯 (记者 王国禹)国庆、中秋假期将至,广大市民探亲访友、聚会聚餐活动增多,酒驾风险随之上升。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获悉,为守护群众出行平安,“双节”期间,交管部门将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务必时刻绷紧安全弦,牢记酒驾红线、守住法律底线,自觉践行“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据了解,近年来,市公安局交管部门一直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通过“常态整治+精准打击+案例警示”组合拳,坚决遏制涉酒交通事故发生。今年以来,交管部门共查处酒驾730余起、醉驾380余起,以实际行动守护交通安全。

“与往年相比,酒驾、醉驾人数虽略有下降,但酒驾、醉驾交通安全风险,特别是国庆中秋期间,酒驾风险仍然较高。”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将全面梳理分析我市涉酒驾、醉驾道路交通事故特点,针对午后、夜间时段酒驾、醉驾易发高发现状,将全面开展“午后行动”“零点行动”等酒驾、醉驾专项整治行动,形成高压严管态势和强大整治声势,有力打击酒驾、醉驾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力保障全市人民假期交通安全。

生命无价,酒后禁驾。酒后驾驶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醉驾更是涉嫌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在此,市公安局交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双节”临近,聚餐饮酒活动增多,为了您和他人的家庭幸福,请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自觉拒绝酒驾,共同维护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希望广大机动车驾驶员做到:饮酒前,提前计划好回家方式,指定不喝酒的驾驶员或准备好代驾;饮酒后,主动选择代驾、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回家。作为亲朋,切实履行劝阻义务,不纵容、不鼓励酒后驾车行为。

>>>酒驾醉驾法律成本

1.饮酒后驾车

条件: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

直接成本=驾驶证记12分+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饮酒后驾车被处罚后再次酒驾

直接成本=十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

直接成本=处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机动车

条件: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

直接成本=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

5.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

直接成本=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6.酒驾或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直接成本=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附加成本也请重视:

1.如果醉驾留下刑事犯罪档案,会影响子女参军入伍的政审环节。

2.报考安保、航空、军警校,都会因醉驾记录受限。

3.如果国家干部、公务员,因醉驾判刑,便极有可能被开除“公职”和“党籍”。若非公职人员因醉驾判刑,而被用人单位开除,便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

4.办理移民或留学签证,需要出示无犯罪记录证明,绝大部分国家都会把有犯罪记录的人拒之门外。

5.营运车司机即使重新考回驾照,也终生不得从事营运机动车驾驶工作。

6.一旦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成本则是无穷大。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