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菜园迎丰收 小学生变身“农夫厨神”尝秋味

0d7a64fee72e8efc0649c68901933596

图为学生和老师在择菜。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通讯员 朱雅静)秋分时节,天高气爽。23日,马相伯小学的种植园里一派热闹景象,一群“小农夫”正忙着收割作物,成为秋日校园里一道鲜活的风景线。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分工协作,小心翼翼地割下青翠的韭菜,轻手轻脚采摘鲜嫩的菊花脑。架上的紫角叶层层叠叠,枝头的红辣椒鲜亮诱人,孩子们将丰收的蔬果逐个放进篮子,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篮沿,也映红了一张张笑脸。“这是我们种了一学期的菜,看着它们成熟太开心了!”一名学生捧着刚摘的辣椒说道。

从种植园到教室,一场特殊的“厨艺实践”随即展开。“小农夫”摇身变成“小厨师”,洗手、择菜、切馅、包水饺,动作虽略显稚嫩却格外认真。韭菜水饺在沸水中翻滚,梨子汤在锅里慢慢熬出琥珀色,菊花脑与蛋液碰撞出清香,紫角叶搭配辣椒丝下锅快炒,整个教室很快飘满食物的香气。

“饺子咬开冒热气,配醋吃太香了!”“梨汤甜甜的,喝下去喉咙很舒服。”孩子们围坐分享劳动成果,韭菜的辛香、紫角叶的滑嫩、菊花脑的清雅、秋梨的甘甜在舌尖交织,不少孩子直呼“尝到了秋天的味道”。

据学校老师李桦介绍,种植园劳动实践是该校特色课程之一。通过“种植—养护—收获—烹饪”的完整体验,孩子们不仅直观理解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更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协作能力,悄然播下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种子。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