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通讯员 王凝)“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白露过后,秋意渐浓,昼夜温差增大。医生提醒,此时养生关键在于“防秋燥、重保暖”,尤其要注意双脚的保暖——寒易从脚底起,健康隐患往往源于被忽略的日常细节。
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眭冬蕾表示,白露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气血运行趋缓。双脚作为循环末梢,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更易受寒邪侵袭,堪称人体“第二心脏”。
眭冬蕾提醒,脚部汇聚多条连通脏腑的经络穴位,寒邪由此入侵,可导致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引发感冒、咳嗽、腹痛、腹泻等不适,女性还可能出现宫寒、痛经加重等现象。尤其夜间气温骤降,光脚或穿薄袜行为,无异于为寒邪“敞开大门”。
如何有效防护?一双合适的袜子成为关键。眭冬蕾建议优选纯棉或羊毛材质——纯棉吸湿透气,羊毛保暖优异;应避免化纤袜,因其透气差易致潮湿。款式上推荐中筒或长筒袜,能完整包裹脚踝,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其应避免短袜或船袜。昼间室内外建议始终穿袜,夜间可换宽松睡眠袜,既保暖又助循环。
除足部保暖,眭冬蕾还提出白露养生需综合调理:饮食应“滋阴润肺、健脾益胃”,多食梨、百合、山药等食材;运动宜选散步、慢跑、太极等温和方式,避免大汗伤阳;作息应早睡早起,保障充足睡眠,提升机体抵抗力。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养生不必繁复,一双袜子、一碗梨汤、早睡一刻,皆是健康防线所在。从细节做起,方能安稳度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