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临床诊断病历以及游泳馆入口处放置的提示牌。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 王丹)开学刚一周,市民陈女士的女儿右耳持续感觉疼痛不适。经家用发光掏耳勺自查,陈女士发现孩子右耳道明显红肿,触痛明显,耳垢呈现黑灰色,左耳也出现轻微红肿。随后,陈女士紧急带女儿前往市人民医院急诊,经诊断,确定为游泳引起的外耳道炎。
据了解,陈女士的女儿今年10岁,暑假期间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到游泳馆消暑。起初并无不适,直到开学后出现右耳疼痛、肿胀等症状,经家用发光掏耳勺检查,发现耳道红肿明显,耳垢呈黑灰色。接诊医生表示,近期类似病例明显增多,多与暑期游泳频率较高有关。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该游泳馆在入口处设置了醒目的“游泳人员须知”,明确禁止患有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或皮肤传染病的游客入内。馆方工作人员表示,每日都会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公示数据,同时建议游泳者使用耳塞,游完后及时沐浴并擦干耳道。
“游泳馆泳客密集,若水质不达标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极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市民在选择游泳场所时,应注意选择卫生达标、消毒设施完备的正规场馆。一旦出现耳部瘙痒、疼痛、流水或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掏耳以免加重损伤。医生还建议家长加强对儿童的防护意识,游泳后及时清洁,保持耳部干燥。如发现不适,要第一时间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