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非机动车道上满是玻璃碎碴;下图为物业保洁人员清扫的玻璃碎碴。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好好的路面突然“铺”满玻璃碴,蓝色、透明的碎玻璃像“绊脚石”般铺满车道。3日下午2时许,御珑湾美食城广场和广场前凤凰南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被“玻璃碴突袭”,让过往车主直呼“心慌”。
下午两点半左右,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机动车碾过碎玻璃时,“吱吱呀呀”的摩擦声此起彼伏,仿佛路面在“抗议”;电动车主则纷纷化身“谨慎派”,放慢车速紧盯路面,在玻璃碴缝隙中“找路”前行,生怕轮胎被扎或不慎滑倒。而在御珑湾美食城一处非机动车道停放处,非机动车上也满是碎玻璃和水垢。
“好好的路上咋突然出现这么多玻璃?”路过的市民王先生疑惑不已,不少行人也绕开玻璃碴密集区域,小心避让。
经记者多方核实,这场“玻璃碴风波”的“始作俑者”终于被找到——御珑湾美食城顶楼的太阳能设备突发爆裂,设备的玻璃部件碎裂后从高空坠落,“撒”到下方的道路与广场。
随即,记者来到顶楼看到,太阳能周围铺满碎玻璃,断裂的管道上还冒着热气。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在现场紧急处理。据一位工作人员分析,可能是太阳能使用时间较长,水箱刚好缺水,真空管内水分被烧干,此时设备温度过高时突然上水,剧烈的冷热温差让真空管“不堪重负”,造成了爆裂。
截至记者发稿时,暂未接到人员受伤或车辆损坏的报告。记者也在现场紧急联系了属地环卫部门。目前,环卫工人已动用清扫工具对路面玻璃碴展开集中清理,力争尽快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
如何防止太阳能爆炸呢?业内人士建议:
1.定期补水,杜绝“干烧”。需每周检查太阳能水箱水位,避免缺水超过3天;若发现水箱已干烧,需先关闭上水阀,待设备自然冷却至50℃以下(通常需傍晚或次日清晨),再缓慢上水,避免“冷热冲击”。
2.清理排气管,保持“呼吸通畅”。每月查看并清理太阳能排气管口,移除树叶、灰尘等堵塞物,确保蒸汽能顺利排出;同时检查排气管是否有弯折、破损,及时更换老化管道。
3.重点检查,更换“带病部件”。入夏前及高温期,定期检查真空管是否有裂痕、水印,水箱接口是否漏水,支架是否牢固;若设备使用超过5年,建议更换老化的密封胶圈、真空管,避免“带病运行”。
4.加装“安全阀”,筑牢“最后防线”。未安装安全阀的太阳能设备,可加装合格的压力安全阀(需符合国家标准),当水箱压力超标时,安全阀会自动泄压,降低爆裂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