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努力小伙尝试就业新路径: 上门做菜,三菜一汤收费60元

核心提示: 在就业选择日益多元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跳出传统职业框架,用技能与创意开拓新赛道。近日,1999年出生的小陈凭借“上门做菜”的兼职服务,在本地社交平台走红,既解决了自身职业困惑,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烟火气”。

a9aa0a6d0c78358a8f7766b4807aae4a

图为小陈制作的小龙虾。

1510fd638f5013c65c5678c5be261fb6

图为小陈为顾客制作酸菜鱼

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记者 王丹 陈晓玲

在就业选择日益多元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跳出传统职业框架,用技能与创意开拓新赛道。近日,1999年出生的小陈凭借“上门做菜”的兼职服务,在本地社交平台走红,既解决了自身职业困惑,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烟火气”。

小陈与烹饪的缘分,早在童年便已结下。儿时总在厨房观摩长辈做菜的他,慢慢练就了一手好厨艺,不仅家常菜做得地道,对淮扬菜的烹制更是颇有心得。此前,他在一家餐饮机构工作,今年年后受行业不景气影响失业。尽管很快找到新的工作,但小陈始终不愿放下深耕多年的烹饪手艺——“这不仅是技能,更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事”。

一次和朋友聊天时,小陈得知,不少上班族、年轻家庭因没时间买菜做饭、逢年过节想在家聚餐却苦于厨艺不佳等,有了“上门做菜”服务需求。这让他敏锐捕捉到市场空白:“既能发挥特长,又能解决大家的难题,何不一试?”今年3月,小陈正式开启了“上门做菜”的兼职创业之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服务,小陈在自己的“丹阳上门做菜”社交账号发布了业务信息:主打淮扬菜,可根据需求定制川、粤等其他菜系。配图里,他做的鲍鱼红烧肉色泽红亮、避风塘梭子蟹鲜香扑鼻,都是客户点单率极高的“招牌菜”。账号内容发出后,后台咨询私信接连不断,单日访问量达到99+,不断有市民咨询如何收费等等。由于是兼职,也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小陈做菜收费并不高,三菜一汤收费60元。

“上门做菜,做的不只是味道,更是细节和安心。”这是小陈的服务准则。每次接单后,他会提前1~2天和客户沟通,详细了解口味偏好、饮食禁忌,甚至会询问家中厨具情况,确保烹饪流程顺畅;食材由客户自主采购或委托他代购,代购时会全程发送采购凭证,让客户吃得放心。

到了约定时间,小陈会带着备好的调料准时上门,换上自带的专业厨师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切菜、颠勺、调味……动作娴熟利落,厨房虽热闹却始终保持整洁。烹饪结束后,他会主动将灶台、厨具擦拭干净,让客户“只需坐等吃饭,不用动手收拾”。

“第一次请小陈上门,是因为爸妈来家里小聚,自己没时间准备。”客户王女士说,小陈做的小龙虾、葱烧大排,爸妈都很喜欢吃,“吃完后厨房干干净净,比去饭店还省心,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固定外援’。”

凭借贴心的服务和稳定的口味,小陈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不少客户还主动把他推荐给亲友,“口碑单”占比已超过六成。

如今,小陈的“上门做菜”业务逐渐步入正轨,每周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接单,每月能增加不少收入,更重要的是,他在服务中找到了职业成就感。“有客户说,吃我做的菜,有种‘回家吃饭’的温暖,这话比赚多少钱都让我开心。”小陈笑着说。

对于未来,小陈有着清晰的规划:先把服务细节做得更完善,比如推出“节日家宴套餐”“亲子辅食定制”等细分服务;积累一定客户基础后,计划联合身边同样有烹饪技能的朋友,组建一个小型上门服务团队,制定更规范的服务流程,让“上门做菜”惠及更多家庭。

【记者点评】

小陈的经历,不仅是年轻人灵活就业的生动案例,更展现了当下青年的职业智慧——不必困于单一职业选择,只要立足自身技能,找准市场需求,就能在平凡的赛道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正如他所说:“把擅长的事做好,让别人的生活更方便,这样的‘创业’就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