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一元店”点亮青年创业梦

核心提示: 随着夜幕逐渐降临,南二环大桥下的夜市经济又红火起来,凤凰步道上人声鼎沸。在琳琅满目的摊位中,一个标着“全场一元起”的简易摊位前围满了顾客,摊主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正是夜市经济赋能个体创业的生动缩影。

自由职业者罗登才:

夜市“一元店”点亮青年创业梦

本报记者 贺丽华 帅莹

4d3846017ea5d251de75dcea4b19d20a

图为罗登才守在摊位前向顾客介绍商品。 记者 贺丽华 帅莹 摄

随着夜幕逐渐降临,南二环大桥下的夜市经济又红火起来,凤凰步道上人声鼎沸。在琳琅满目的摊位中,一个标着“全场一元起”的简易摊位前围满了顾客,摊主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正是夜市经济赋能个体创业的生动缩影。

摊主名叫罗登才,本是职场中人,因为一些原因辞去了工作。正当迷茫之际,一次偶然,他在抖音上刷到了南二环夜市的视频,桥下车流如织,摊位前人头攒动,蓬勃的生气瞬间打动了他,“当时就想,这里可能就是我的新起点。”

最初,他考虑到夏日炎热易口渴,于是选择了卖水果茶,但很快发现同类竞争过于激烈。“饮品摊位实在太多了,一条步道上几乎走几步就有一家,而且做这个利润薄、损耗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通过观察夜市人群消费习惯,他发现低价有趣实用的小商品几乎无人专门售卖,且对他来说成本低还不压货。于是,他果断转向,采购了一批头绳、发夹、迷你玩具、手工编织手链等,并按成本分级明码标价,最低1元,最高不过5元。

“很多夜市摊主不爱标价,顾客要反复问价,反而降低效率。”他的明码标价策略迅速成为差异化优势,透明消费也吸引了大量图方便的顾客,尤其是年轻女性和带孩子的家长。“很多人顺手挑两三件,看似单价低,但走量很快。”罗登才笑着说,夜市降低了创业门槛,尤其这里不收租金,人流量还大,摊主更有试错的机会,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对摊位的品类进行灵活调整,“摊贩中不乏白天上班晚上摆摊,或者作为全职创业过渡的,我觉得这种模式对缓解就业压力作用显著。”

晚风拂过,罗登才一边整理着摊位,一边规划着未来:“之后会再根据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再增加一些新品。”身后,“全场1元起”的招牌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摊位上挑选商品的顾客笑声不断。这座城市的夜,不仅点亮了灯火,更点亮了众多如罗登才般创业者的平凡梦想。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