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夏日

■ 姜锁平

儿时的夏天,宛如一场永不褪色的绮梦,深藏在记忆的宝盒里,熠熠生辉。那是一个充满蝉鸣与蛙声的季节,每一缕阳光都像是被盛夏的热情点燃的火焰,炽热而明亮,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

那时只要小学暑假开始,便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村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农村孩子,恰似脱缰的野马,在这广阔天地间肆意驰骋。家乡村后的那片池塘,便是我们撒野嬉戏的游乐场。每到暑假,快乐便如潮水般涌来。儿时的我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融入这夏日的怀抱。尽管父母总是忙碌于田间劳作,无暇过多顾及小孩,只是简单叮嘱我们在家好好玩耍,不许玩火玩水,但家乡村后的那口池塘,仍成了我和伙伴们内心深处的向往。总是趁大人们午间小憩之际,村上几个小伙伴便悄悄相约来到池塘边。

那时的池塘,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绿宝石,清澈见底的水面下,是数不清的河蚌。它们静静地栖息在泥沙间,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发现。池塘边,绿树成荫,野花烂漫,蜻蜓在水面上轻盈地飞舞,偶尔点一下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我们小心翼翼地脱去短裤,光着屁股走进那清凉的水中,水花溅起,笑声四溢,这一幕宛如夏日里最灵动的音符,奏响了童年欢乐的乐章。

起初,我们带着木制脚盆,那简陋的工具在我们手中显得格外珍贵。泡在池塘的水中,它既是我们童年的救生圈,也是我们探索未知水域的依靠。在浅水区,我们或是手捧脚盆沿,或是双脚扑腾着,试图在水中找到平衡。每一天,我们都在这简单的乐趣中,收获着成长的喜悦。随着日子的推移,我们逐渐掌握了在木脚盆辅助下的游泳技巧。那双手不再只是笨拙地抓着盆沿,而是学会了灵活地划水;那双脚不再只是乱踢乱打,而是学会了协调地蹬水。从几米的距离,逐渐拉长再拉长,童年的勇气与毅力在水中茁壮成长。

学会了游泳,我们不再满足于在浅水区嬉戏,开始向着池塘中央前行。在水中,我们还学会了与河蚌为伴。每当我们踩到河蚌的尖角,那刺痛感便会瞬间传遍全身。但我们并不退缩,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挖河蚌的过程: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用一只手轻捏住鼻子,将自己沉浸在那清凉的水中。另一只手则小心翼翼地去挖掘河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耐心,而每一次的成功,都像是在那夏日的舞台上收获的掌声。我们会在水中竞赛,看谁摸到的河蚌最多;也会在岸边互相比较,炫耀着收获的成果。那些河蚌,成为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与这片池塘之间的不解之缘。

岁月如梭,那些年在池塘边的欢声笑语,早已被时光的车轮碾成了一路的回忆。时光带走了童年,却带不走那些美好的瞬间。儿时的夏天,那片池塘,那群小伙伴,还有那带着木脚盆游泳的日子,都深深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它们宛如夏天的星辰,闪烁在记忆的长河里,每当夜深人静,便照亮了那份纯粹的快乐与无畏的勇气。

如今,每到夏天,我便会想起那口池塘,想起与儿时伙伴们的快乐时光。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