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铁牛
珥河之水,奔流不息。珥陵这座千年古镇,历史上人才辈出。二十世纪30年代的革命潮流,孕育出大批青年才俊,宦荣森就是其中一员,他还是一位在茅山抗日根据地中从田野里走出来的抗日英雄,他的革命事迹将载入史册。
宦荣森小名荣儿,1921年出生在丹阳云林乡九龙沟东的河东村。他上了两年私塾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到人家放牛,后经人介绍到上海面店做学徒。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他失业回家帮父母种地。
宦荣森目睹日寇的铁蹄践踏丹阳,横行乡里,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悲惨情景,非常痛恨。1940年宦荣森在新四军指导员陆仁义的介绍下参加游击小组,任安其村、新庄村交通分站的通讯员。在茅东集训期间,经张忠英、殷振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武巷乡游击队队长、丹三区留雁乡中队长。为逃避敌人追捕,曾改名宦荣生、宦荣胜,1945年改回宦荣森。
在抗日战争中,宦荣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思想进步的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帮助珥陵区征收抗日公粮,配合新四军做好锄奸工作,确保党组织不受破坏。
保镇安民锄汉奸
日军在珥陵镇、延陵镇及丈山村的汤家祠堂都建立了据点。有些地方绅士充当了内鬼,地痞流氓变成汉奸。他们打听跟踪当地新四军和游击队的活动情况,还带领日本鬼子下乡杀人放火、强奸妇女、强拉民夫,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宦荣森担任中共地下党“锄奸队”队长,带领赵老虎、夏英杰等人开展抗日战斗。丹阳陵口某村有个汉奸,监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员,并向日伪军密报。宦荣森得到这一个消息,经中共地下党组织批准,带领赵老虎等人前往陵口,把这个汉奸拉到伦地村执行处决。
由于宦荣森领导的锄奸队工作出色,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汉奸,被当地日伪军视为眼中钉。他们到处张贴布告,花重金悬赏宦荣森的头颅。
群众掩护逃过劫难
宦荣森为了避开敌人的跟踪追捕,有时出门既要化装成农民、商人,也要化装成绅士。
有一天,宦荣森隐藏在罗甲村姨母家中,外出工作时,突然发现从倪甸方向有10多个日伪军向罗甲村冲来。他只能顺着竹树林向新庄村方向撤退,但新庄村后有一条水沟,一时难以过河。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宦荣森看到新庄村村民唐万方从西边挑着一担刚收割的荞麦走来。宦荣森急中生智,走到唐万方面前打个手势,把唐万方的芦帽戴在自己头上,并将荞麦挑在自己的肩上,唐万方拿着镰刀到自家荞麦田去割荞麦。
宦荣森挑着荞麦,迎着日伪军走去。由于日伪军不认识宦荣森,还问他刚才是否有一年轻人路过此地?宦荣森很冷静地回答说,没有看见什么人,只看见一位农民手拿着镰刀向西去收割荞麦了。这帮日伪军信以为真,继续前行了。
宦荣森把荞麦挑到新庄村唐万方家门口的打谷场上,迅速地跑进竹林,向横塘肇达村方向奔去。
保卫领导掩护同志
有一次,中共丹南地下党负责人殷振鑫带领宦荣森及游击队员,在横塘眭巷、夏甲、大冷甲处决几个汉奸后,赶到罗甲村宦荣森姨母家住宿。
宦荣森的姨母看到这些游击队员半夜三更还在为抗日奔波,就淘米洗菜,烧半夜饭,让他们吃饱饭后再休息。
宦荣森安排好领导和队员们吃饭住宿后,就隐藏到房屋后的竹林里,做放哨保卫工作。
丹阳初冬的深夜,天气特别寒冷,宦荣森只能用稻草盖在身上取暖,有时还要去村前屋后观察动静,一夜都没有睡觉。
天快亮时,宦荣森发现有个人影从竹林旁鬼鬼祟祟地向村外走去,立刻警惕起来。他返回屋内,叫醒战友们赶快转移。为躲过汉奸的视线,他们从后门钻进竹林里,隐蔽分散开来,从而避开了一次危险。
胆大心细为兵工厂
云林地区属丹阳的边界,沟渠纵横、芦苇遍地、竹园茂盛、古树参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环境独特。新四军在这里选择褚家棚村组建了兵工厂。新四军的兵工厂在这里主要生产木炭,俗称“钢炭”。之后再将烧好的木炭运送到延陵的“天荒湖”,制造成炸药和手榴弹。
烧木炭的材料要选用坚硬耐用的榉树、朴树、柚树等,为了备足烧木炭的原料,游击队队长宦荣森凭着新庄村河东人的身份,加上又熟悉当地的地形,就陪同新四军专业人员去实地考察,到各村先选取材料,按质论价,把树木款及时付给老百姓,晚上再组织新庄村唐文宾、金富根等人,为新四军运送榉树和朴树。这项工作就在敌人眼皮底下开展,非常危险。他们一边购运木材,一边还要做好站岗放哨,遇到紧急情况就得及时转移。
在当时对外通道几乎被日寇完全切断的情况下,这个兵工厂每年秘密生产木炭约6万公斤。烧制的木炭被制造成炸药和手榴弹,为茅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作出了较大贡献。
扁担缴获27支步枪
1949年4月某天的早晨,有30多个国民党兵从句容方向跑到原云林乡武巷村西南边,躲藏在麦田里。
这时宦荣森从外边执行任务回来,正好路过此地发现了敌军。他毫不犹豫地跑回家中拿起一支扁担,并发动新庄村、武巷村20多个村民扛着锄头和钉耙,把躲在麦田里的国民党兵包围起来。
宦荣森冒着生命危险,拿着扁担冲到敌人面前,大声喊道:“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同时向他们宣传:解放军就快要打过长江来解放全中国,你们不要再为国民党卖命了。
这些残兵顿时吓呆了,乖乖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宦荣森意外地缴获了27支步枪,把这批人押到新庄村唐文福茶馆,每人发给一块银元,让他们回家。
从此,宦荣森靠一支扁担缴获国民党兵27支步枪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新中国成立后,宦荣森任珥陵区第一任区长,后调任丹阳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