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收藏于镇江博物馆的陈毅题词原件
图为作家邱东平在纸张背面题词及陈毅作画;
图为汤通庆一家原先居住的访仙镇老宅。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8月14日,镇江博物馆,一场名为《奔流》的镇江近代历史陈列展自开展至今已有4年,如今依旧热度不减。当天,这场展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老人,他们是来看一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1939年,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给丹阳访仙镇爱国商人汤铭新之孙汤通庆的题词。
“这张纸在我们家藏了43年,在博物馆展出了43年。现在,它又将见证抗战胜利80周年,见证民族复兴伟业。”前来参观的老人汤燕萍和汤曙东是汤通庆的长女长子。再见旧物,年逾八旬的二老感慨时光荏苒,青年终成老年,但更多的是欣喜国家日益强盛,无悔奋斗人生。
“这件文物是汤通庆老先生在1982年捐给博物馆的。因为纸质文物很难保存,平时鲜少展出。目前在展厅展出的是复制品,原件一直保存在恒温恒湿库房。”镇江博物馆保管部文物保管员王玲将原件取出展示,也将一段尘封的历史重现。
这是一张长约12厘米、宽约9厘米的黄色纸张,纸张正背面上沿画有云团中翱翔的飞机、飞艇,背面下沿画有3挺机枪。经历了86个春秋,纸上字迹依然清晰。纸张正面写着:“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中锻炼可以得到。”落款为:“通庆汤君留念,陈毅题,27/5”,签名处盖有陈毅红色方印私章。当时与陈毅同行的革命作家邱东平在纸张背面题词:“愿你从斗争中锻炼成为漂亮的民族革命的战士!”
在访仙镇的访仙古街,同样的陈毅题词于1988年5月27日被印刻在汤铭新一家当年居住的宅院墙壁外石碑上。“老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老宅大部分是木架结构,前后各是大三间,两排楼的中间围成一口天井。”今年80岁的汤涵林是汤通庆的堂弟,一直居住在访仙古街,他的家和汤家老宅相距不足百米。汤涵林记得,孩提时,几乎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汤家老宅二楼的书房里翻阅满屋子的书籍。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书房正是陈毅当年居住过的地方。
“陈毅和我们家的这段渊源,父亲一直没有提过,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今年88岁的汤燕萍和84岁的汤曙东早年间从父亲那里得知,祖父去世得早,父亲自幼便与他们的曾祖父汤铭新一同生活。“曾祖父原先开办了一间染坊,因经营有方,后来又开办了布店、南货店,之后更是入股了当时的恒升酱坊、太生木行,在当地名重一时。曾祖父为人和善,热心公益,在抗战时期更是不遗余力地资助新四军,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南来北往的抗日志士。”汤曙东说,“抗战期间,许多抗日志士来到访仙镇,经常都以联系业务、商谈生意为由,秘密住进我们家,我们家成了抗日志士的秘密联络站。这件事,陈毅自然也是了解的,他本人也多次来过我们家,分析抗日形势,团结商民共同抗战。那会儿,父亲专门为陈毅订上海那边出版的各类报刊。陈毅每次来,父亲就把收集的报刊拿给陈毅看。”
“父亲说,1939年5月27日那天,陈毅又一次路过访仙镇时,带着作家邱东平去看望我们的曾祖父,并在我们家留宿,就住二楼的书房里。当天晚上,父亲特意挑选了一本精美的纪念册,怀着崇敬的心情请求陈毅签名留念,陈毅欣然应允。这才有了陈毅的和邱东平的题词。”汤燕萍说,“陈毅不仅在这张纸上题词,还画上了这些小画。父亲常说,陈毅不仅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至于为何画上这些,父亲解释说,那是陈毅希望我们有朝一日也能有飞机、飞艇这些先进武器,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在两位老人的记忆中,父亲汤通庆对写有陈毅题词的纪念册十分珍视,“父亲把床上用于挂蚊帐的竹竿打通一节,将题词页藏于其中。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特殊时期的社会动荡,终得以保全下来。”
对于陈毅的叮嘱与期待,汤通庆并未辜负。“访仙镇是丹阳北部重镇,地理位置独特,一方面,这里的工商业较为发达,五金、医药、棉布、百货,大小商户较多;另一方面,当时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已经成立,陈毅要发动商户支持抗战,也要视察新四军挺进纵队的部队建设,经常路过访仙镇。1939年5月27日,陈毅在汤家留宿前,已经多次造访过汤家。”今年88岁的莫仲钧是镇江市新四军暨茅山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研究这段历史已有数十年,“1939年,原先由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中,壹角、贰角这类零钱的兑换出现了问题,十分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市场交易。面对这一情况,汤通庆向新四军挺进纵队建议发行“小型货币流通券”。之后,汤家祖孙参与到了具体工作中。事实上,这种流通券从印刷到盖章,都是在汤家完成的。”莫仲钧说,“半年后的一天,汤通庆在店铺柜台无意中发现,一张流通券的颜色有些不对劲,于是赶忙向新四军挺进纵队财经委员会报告。经过检验,发现这张流通券果然有假。原来,这种流通券上有‘访仙镇印’四个字的印章。当时‘访’字使用的是繁体字的写法,言字旁底下有个‘口’字。在流通券设计之初,为了防止造假,这‘口’字底下的一横就隐去了,而造假者不知这一点,造出来的假币上‘口’是全的,真假便一目了然了。正是因为汤通庆的及时报告,造假一事才被发觉,而此券也因此停止流通。”莫仲钧认为,陈毅的教诲与勉励对汤通庆的毕生追求产生了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汤通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出任过丹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阳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如今,当这张写有陈毅题词的纸张在博物馆静静展出时,它已不再是一段个人回忆,而是一段民族记忆。“竹竿藏书”这段传奇,不仅见证着普通人在民族存亡之际的抉择,更诠释着“时代先锋”的真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担负起时代重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