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随意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共享电单车。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共享电单车都是有指定的停放区域的,不在指定区域还车是要被系统额外收费的,怎么现在哪儿哪儿都能看到随意停放的共享电单车呢?”近日,市民张先生在驾车行驶过程中,被一辆从侧方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的电动车挡道,所幸张先生及时刹车,未导致事故发生。张先生表示,当时,他和电动车骑行者都吓了一跳,而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竟是电动车骑行者为了避开非机动车道上停放的几辆共享电单车。
共享电单车的出现,为城市交通“减负”,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了绿色、便捷的出行新选择。然而在当下,一些人的不自觉行为却让共享电单车占据了一些不该占据的地方,而且这种乱象正愈演愈烈,在众多区域俨然成为了人们通行的“绊脚石”。
人行道本是行人的专属通道,为了保障行人通行,城管、交管等部门还专门给共享电单车施划了停车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路段的人行道完全被共享电单车随意霸占。在一些商业街、公园附近,共享电单车横七竖八地停放在人行道上,行人只能侧身挤过,或是被迫走到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的空间毕竟有限,且很多人行道上都划设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于是,非机动车道也成了共享电单车常常停放的区域。在开发区迎宾路与九曲路交会口,共享电单车常层层叠叠地停放着,停满人行道后又继续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原本顺畅的非机动车行驶路线被截断,自行车、电动车骑行者只能无奈从机动车道绕行,陷入危险境地。
不仅如此,除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些机动车道上,有时竟也能看到共享电单车的身影,一些骑行者为图方便,直接驶入机动车道,甚至将车停放在了机动车道上。本该提升交通运行速度的共享电单车变成了拉低通行效率的障碍,极易引发追尾、刮擦等交通事故,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小区门口同样是共享电单车占道的“重灾区”。一些人为了自己方便,将共享电单车停放在小区门口,有的甚至驶入小区,停在小区主干道边。这不仅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出入,还阻碍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救援车辆难以快速进入小区,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共享电单车不仅只在这些地方停放,它们还可能出现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时,共享电单车会出现在公交站台上,让公交车通行受阻;有时,共享电单车会出现在充电站的出入口,给车辆通行造成不便;有时,共享电单车还会出现在斑马线附近的行人等待区域……
街头巷尾,随意堆积的共享电单车如同城市的“伤疤”:盲道被堵死,行人被迫绕行机动车道;消防通道被占据,安全隐患如影随形;绿化带里歪倒的车辆,更是让市容蒙尘。种种乱象背后,人才是关键诱因 ——个别人图一己之便,无视禁停标识,将车辆随意丢弃在路口、台阶甚至河道边;运营企业为抢占市场,盲目超量投放,却疏于动态调度管理;相关部门在监督管理上同样存在一定问题。
破解共享电单车困局,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强化监管,以明确的法规和高效的执法划定红线,也需要运营企业优化管理策略,用智能技术和精细化服务提升自身的运维水平。此外,在共享电单车使用过程中,每一位用户更应该增强文明意识,从自身做起规范停车,以点滴行动汇聚成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唯有多方携手,才能让共享电单车褪去 “城市顽疾” 的标签,真正成为便捷、有序的绿色出行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