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破损严重的非机动车道以及修复后的路面。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 王丹)近日,家住幸福小区的邵女士致电记者反映,称出小区西门右转后,由南向北方向的一段非机动车道破损严重,大坑连着小坑,影响通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对道路进行修复。
“前几天雨天送孩子上学,我差点在这段路上摔倒。”邵女士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由于知道该路段路况不佳,她特意放慢车速,但因穿着雨衣行动不便,加上孩子坐在后座,骑行时格外谨慎,“可路上的坑根本避不开,坑里积满水,边缘又光滑,车轮一打滑,差点失控。早高峰时段,万一摔倒,后面电动车很可能连环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接到反映后,记者立即前往现场,看到破损的非机动车道位于幸福小区西门外、玉泉路32号至51号商铺前,长约50米。记者注意到,这段路面大坑套小坑,粗略统计有10余处破损。途经此处的电动车大多被迫绕行至人行道,或蹚着坑洼缓慢通过。体积较大的电动三轮车无法绕行,只能减速“硬闯”,车身颠簸摇晃,险象环生。
对于此情况,附近商户王先生表示:“这段路南北两侧都重新铺了沥青,唯独中间这段一直没修,不知道什么原因。”
记者随即联系属地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核查,并将情况上报。据了解,目前该路段已纳入维修计划,待招投标结束后,将统一进行修复。
上周,记者回访时看到,施工人员已对破损路面进行铣刨清理,并重新铺设沥青。修复后的非机动车道平整如新,电动车通行顺畅。
“现在骑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接孩子放学的邵女士笑着告诉记者。附近商户也纷纷表示,修复后不仅出行安全了,沿街环境也得到提升。
属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加大道路巡查力度,对类似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保障市民通行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