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群众“法治靠山”
——看曲阿司法所如何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通讯员 郑佳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助力基层法治建设的一线平台和窗口。近年来,开发区曲阿司法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司法为民为宗旨,聚焦法治宣传、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等核心职能,勇挑法治重担,守护一方安宁,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的“法治靠山”,为辖区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法治宣传:创新多元,做法律理念的“耕耘者”
曲阿司法所注重从“套餐式”普法向“点餐式”普法的转变,做好对企业、农民工等各类普法受众群体法治需求的前期调研工作,以提高法治宣传的精准度。积极创新载体,探索“法治猜灯谜”、“银幕送法”等互动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形式,让普法宣传“活”起来。结合“八五”普法规划、“丹心向法行”系列活动,打造“曲护苗”未成年普法品牌,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辖区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将法治宣传与村(社区)日常工作相结合,扩大普法宣传覆盖范围。
特殊人群监管:温暖包容,做迷途灵魂的“引路者”
曲阿司法所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特殊人群实行人性化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施策,强化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监管方案,通过走访、面谈、集中教育等,及时了解特殊人群动态,确保“零脱管”。对有家庭关系修复、就业困难等问题的特殊人群,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帮扶,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传递司法温度,让特殊人群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积极重塑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维护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增添积极因素。
人民调解:主动排查,做社会安宁的“守望者”
开发区(曲阿街道)产业高度集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流动、社情复杂,各类矛盾纠纷此起彼伏。面对纷繁复杂的调解工作,曲阿司法所始终坚持践行“枫桥经验”,织密调解网格,以司法所为核心,联合各村(居)调委会、企业调委会及“任银龙调解室”、“史炳源老兵调解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选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担任“法治哨兵”,实现调解工作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转变,做到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法治活水。
公共法律服务:耐心细致,做法治便民的“践行者”
目前,辖区39个村(社区)均已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将法律援助服务纳入网格工作事项,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为村(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引导等服务。在司法所里设立远程公证服务点,打通了公证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辖区内39名村(居)法律顾问与380名“法律明白人”结对工作已完成,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地缘、亲缘优势,“双法”联动形成合力,增强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合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