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出摊”突围,监管助力“烟火”升腾

核心提示: 近来,在我市街头巷尾,悄然升腾起了一股特别的“星级烟火气”。昔日里主打高端宴请、商务接待的星级酒店,如今带着招牌菜“摆起了摊”,不约而同地以亲民姿态融入市井。场景转换的背后,藏着酒店业面对市场变局的战略考量,折射出服务业在消费理性时代的生存逻辑重构。

1f45f3fb27783164ed03c8a8923311bf

图为水中仙东方会馆酒店推出“外摆菜”吸引诸多市民前来购买。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给我来几只鸭头和一份口水鸡。”“我要一份锅包肉和小酥肉。”前天下午4点多,风雨阵阵,位于开发区的水中仙东方会馆酒店前却人头攒动。近来,在我市街头巷尾,悄然升腾起了一股特别的“星级烟火气”。昔日里主打高端宴请、商务接待的星级酒店,如今带着招牌菜“摆起了摊”,不约而同地以亲民姿态融入市井。场景转换的背后,藏着酒店业面对市场变局的战略考量,折射出服务业在消费理性时代的生存逻辑重构。

“这些天,我都会来买些菜品回去。”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平日里,除了难得受邀参加亲友喜宴,市民刘女士不会走进这样的星级大酒店消费。如今,她却成了这里的常客。“夏天天气炎热,上班又忙,做饭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刘女士说,“最近,我都是来这里买一两份酒店特色菜作为主菜,回家再炒俩小菜,一顿可口的饭菜就算搞定了。”

刘女士来到城市里高级的酒店消费,原因就在于酒店推出了“外摆菜”,不仅菜品丰富,口味极佳,价格还不贵,“鳕鱼排10元/5块,口水鸡15元/份,干锅花菜10元/份,其他一些素菜甚至只是个位数的价格,这样的售价比外卖还划算,更不用说还是酒店级的品质。”

记者了解到,半个多月以来,我市二十余家酒店先后推出了“外摆菜”。装修高档的酒店大门外,支起了连排的帐篷,大厨掌勺,热菜冷菜一应俱全。每天中午和傍晚,像刘女士这样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们酒店推出‘外摆菜’已经20多天了。目前冷菜大约15个品种,热菜有30多个品种,供市民挑选。”在水中仙东方会馆大门前,红色帐篷就是“外摆菜”销售区,烘焙区、烩菜区、炒菜区、熟食区的牌子挂在帐篷上头,十分显眼,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种菜品,我们一次烧制20至30份,售完就得继续制作,这样的模式主要是保证菜品的质量。和酒店里的菜品一样,这些‘外摆菜’在出售到消费者手中之前,都得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品质与宴会菜品无异。”

在攒动的人群中,几名来自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正在仔细检查菜品、查验进货等情况。在熟食区,一位执法人员对酒店工作人员说道,“我们提醒外摆摊的餐饮单位,冷菜要在冷菜间加工制作完毕,用容器包装好,现场仅进行称重、收费。”这些天,市场监管部门尤为注重对酒店“外摆菜”的监管,现场提要求、给建议,既保障了这份“烟火气”,又让市民们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星级酒店“出摊”走红,精准回应了市民对高性价比、高品质餐饮的迫切需求,原本适合10人宴席的大份菜被拆成小份出售,既降低了单次消费门槛,适应了个人或小家庭的及时需求,又符合现代人“少吃多样”的消费心理,还避免了浪费。更重要的是,外摆模式主打即买即走,贴上了“快消”标签。但推出“外摆菜”并非星级酒店的“降维打击”,这般转型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市场焦虑下的一种“突围”方式。

“我们酒店的员工近百人,人工成本、水电费以及房租,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而目前的收益却与投入相去甚远,推出‘外摆菜’,实则是一种出于自救的转型。”水中仙东方会馆相关负责人坦言,刚推出“外摆菜”那会儿,吸引了大量市民,而随着各酒店相继推出“外摆菜”,新赛道上的新一轮竞争也已经拉开了帷幕,“接下来,我们打算将这外摆摊收回到酒店内,让更多的市民不仅是买一份菜品带回家,还可以自带酒水,在酒店内进行堂食,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感。”

当然,这些创新服务的顺利落地,离不开城市管理的“托底”。通过“刚性执法+柔性服务”,才能平衡“烟火气”与“秩序感”,划定边界、守住底线,在规范框架内释放市场活力,实现人气聚集与市容秩序、经济活力与城市管理的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