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专家提醒农户

水稻中后期田管要走好“三步棋”

核心提示: 稻田绿意浓,夏管正当时。当前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各地和广大种植户要抢抓关键农时,围绕“稳穗数、攻大穗、防倒伏、防病虫”,重点抓好搁田、施穗肥、综合病虫防控等措施

940d83f9cb2b118e9f7a2c862bce8c90

图为市农技人员深入田头查看苗情,指导农户加强水稻中期田管。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摄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稻田绿意浓,夏管正当时。当前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各地和广大种植户要抢抓关键农时,围绕“稳穗数、攻大穗、防倒伏、防病虫”,重点抓好搁田、施穗肥、综合病虫防控等措施,切实加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环环扣紧夯实秋熟生产基础。

今年梅雨期提前,恰逢我市水稻移栽期,高温煮苗、暴雨淹苗轮番来袭,不少田块移栽后返青活棵受阻,成苗率下降,缺棵明显,特别是移栽晚的影响非常大。但今年出梅早,温高光足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分蘖。苗情监测显示,全市水稻平均叶龄11.6叶、茎蘖数38.5万/亩,较去年同期分别增0.53叶、8.3万/亩,茎蘖数远高于常年同期。目前总体苗情虽好,但田块间的不平衡性突出。部分田块已搁过田,群体茎蘖数较为合理。但大部分至今仍未搁田,部分茎蘖数过多,部分迟栽田块苗僵,茎蘖数过少还未够苗,高温天气化除不当的田块对稻苗影响大,稻叶焦枯甚至死苗的时时可见,部分田块草害较重,草龄大,再不补除将错过防除适期。为此,市粮作站专家结合当前苗情,提出以下田管技术意见。

一是要加强水浆管理,合理调控群体。搁田是调控群体质量的关键措施。“时到不等苗”,目前已到了搁田关键时期,所有田块都应尽快搁田,控群体壮个体促根系。搁好田标准:搁至田面硬板,沉实而不陷脚,白根泛起,叶片挺直,叶色褪淡。已搁过田的可上跑马水后继续搁田;没搁过田苗多的田块应尽快趁晴好天气脱水搁田控苗,适当重搁,防止群体过旺,增加后期病虫和倒伏风险;茎蘖数不足的田块轻搁田,可补施适量肥料促壮。有条件的可开沟搁田,疏通田内外沟系,提高搁田效果。据天气预报近期有台风,雨水较多,正逢搁田关键期,要抢抓晴好天气搁田,下雨天及时排水。

孕穗期要采用间隙灌溉,即灌一次浅水保持水层1~2天,自然落干1~2天后再上新水。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灌浆期要干湿交替,即灌一次浅水保持水层1~2天,自然落干3~4天后再上新水,保持清水硬板,以保证水稻后期土、水、气协调,提高抽穗灌浆期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光合积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此外,还要防止断水过早,确保在成熟前一周上好最后一次水。

二是施足施好穗肥,争足穗攻大穗。粮作站专家指出,穗肥是水稻一生最重要的肥料,应以生育进程(叶龄余数)为基础,依据水稻苗情及叶色褪淡状况,分苗情及时施足施好穗肥,以促花肥为主,促保兼顾,稳长促壮攻大穗。

生长正常的机插秧促花肥一般在搁田至叶色褪淡、叶龄余数3.5~4.0叶时施用。早栽的机插秧在7月底前施用,晚栽的8月5日左右施用,亩施15~20公斤复合肥加7.5~10公斤尿素。基肥施足缓控释肥的,一般亩施20公斤左右氮钾肥即可。旺长、叶色深的适当推迟,且用量要适当减少。对部分叶色较淡、穗数不足的田块,则可提前至倒4.5叶期使用,用量可适当增加,并可在倒1.5~2叶期施用保花肥,亩用5公斤左右尿素。直播稻在倒3叶中期,一般亩施15公斤复合肥加5~7.5公斤尿素或氮钾肥25公斤左右,8月5日左右施用。茎蘖数多的,在适当重搁的基础上要控制穗肥施用防倒伏。后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三是坚持科学防控,强化灾害防范。粮作站专家提醒广大种粮农户,首先要做好病虫草防治工作。要按照植保部门预测预报,重点抓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稻田杂草防除。其次是防灾减灾。其次,要做好高温、干旱、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预警,制定防范应对措施,遇灾及时应对,提高抗灾能力。此外,镇(区)农业部门还要加强服务指导。农技人员应深入田间地头,分析苗情长势,指导做好分类管理,采取农户合理促控、防控措施,搭建水稻高质量群体,为夺取秋粮丰收夯实基础。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