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女士提供的行车记录影像截图。
本报记者 马骏
“当时,我在凤凰南路上由北向南行驶,路过普善人家小区东门外的路段时,突然就看到道路中间的护栏里有个人。”28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在驾车行驶过程中,看到了惊险的一幕,“那会儿正是晚高峰,我的车速不快,因而看到了那位老人想从护栏中间钻过去,结果卡住了。老人的头部已经过去了,可身子还在这一边,动起来十分困难。当时,护栏两边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真的太危险了。”
在开发区工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在这一路段,她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市民用钻栏、跨栏等不文明的方式过马路。“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几个人一起,他们从道路中间的护栏或钻或跨,在车流中往来于道路两侧。”王女士说,这一回,她之所以感到格外惊险,是因为那位老人所钻的是一段完好的护栏,“在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中,有的人是毁坏护栏再钻过去,有的人是直接翻跨过去。但像这样直接钻的,我还是头回见。”王女士说,按照护栏的设计,正常体格的成年人是很难钻过去的,一旦被卡在护栏中间,极易造成危险情况。
在王女士提供的行车记录影像中,记者看到,当时这位老人由西向东横穿马路,而在王女士的车辆经过时,老人正尝试从一处护栏中钻过去。从当时的路况来看,往来车辆较多,老人这一举动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普善人家小区东大门外这一路段长期以来存在市民以钻栏、翻栏等方式“走捷径”的现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小区的老年人。“我们小区的东大门刚好位于这一路段中间,斑马线在道路两头,不管从哪一头绕,都得多走两三百米。”一位小区居民表示,少数居民为了便利,直接选择横穿马路,而有了护栏的这些年,一些居民也总是破坏护栏,以便钻过去,又或者直接翻越护栏,“危险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对于此事,本报记者也曾多次报道,并建议设置斑马线,方便群众。而相关部门则是根据公路标志标线设置规范,即人行横道线之间的合理间距为350米至400米,且该路段南北两侧路口都已施划了人行横道线,认为此处不能再进行施划。
然而,记者发现,对这一行为,单单挂几块警示牌在护栏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些年,不文明行为在这里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对于该路段的护栏,拆与修的“拉扯”一直在小区居民与市政工作人员之间上演。拉扯的两头,少数居民为图便利拆毁护栏的行为固然不可取,钻栏和跨栏的行为不安全也不文明,但相关部门只是一味在堵,护栏一旦遭破坏便去维修,既没能以有效的管理手段纠正这一现象,也未能以其他方式为这些居民提供便利,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不知在悲剧发生前,这样的“惊险”还要上演多少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