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咖啡奶茶优惠多 贪杯小心不适找上门

本报讯 (记者 王丹)最近,外卖平台上咖啡、奶茶的优惠券一波接一波,不少市民趁着优惠“囤货”畅饮。但我市中医院急诊科的钱洪金医生发现,三伏天里,因喝了多杯这类饮品后出现心悸、肢体麻木、胸闷的患者明显增多,“这些看似清爽的饮品,过量饮用可能藏着健康隐患。”

钱医生告诉记者,咖啡和奶茶中的多种成分,一旦摄入过量就可能“惹麻烦”。咖啡因是首当其冲的“推手”。咖啡每杯含50~200mg咖啡因,“茶底款”奶茶每杯也有30~150mg。成人一天喝超过400mg咖啡因(差不多2杯美式加1杯珍珠奶茶),就可能让交感神经“兴奋过头”,心跳加快、心慌不说,还可能因利尿导致脱水,手脚发麻、发抖。

其次,奶茶的糖分更是“重灾区”。全糖款奶茶的含糖量往往有20~50g,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25g上限。猛喝下去,血糖先飙升再骤降,人容易头晕乏力,加上胰岛素大量分泌,和咖啡因“联手”刺激神经,不适感会更明显。

此外,奶茶里的植脂末(奶精)含反式脂肪酸,长期多喝会伤血管;一些人工香精、防腐剂,对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引发头痛、肢体麻木。

“同样的饮品,有人喝几杯都没事,有人一杯就不舒服,这和个体耐受有关。”钱医生解释,这首先是基因在“作怪”。人体内的CYP1A2基因决定了咖啡因代谢速度:约30%的人是“快代谢型”,能快速分解咖啡因,不易不适;而约50%的“慢代谢型”人群,咖啡因容易在体内“积少成多”,心悸、失眠就找上门。

此外,基础健康状况也很关键。钱医生表示,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焦虑症的人,交感神经本就敏感,咖啡因可能成“导火索”;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的人,对糖分波动更敏感,也容易觉得不舒服。

想喝得安心,钱医生给了几个实用建议,先算好“安全量”,成人一天咖啡因别超400mg,孕妇、高血压患者减半;奶茶尽量选三分糖、无糖,一天最多喝一杯全糖的,别空腹喝。喝的时候多留意身体信号,要是出现心悸、手抖、头晕,赶紧停喝,多喝水促进代谢。要是症状超过1小时没缓解,或者胸口痛、喘不上气,赶紧到医院查心脏;有基础病的人最好先问医生,高血压患者记得监测血压。另外,喝的时候配点鸡蛋、燕麦,能延缓糖分吸收;平时多喝水,减少脱水风险。

“优惠券虽划算,但健康更重要。”钱医生提醒,咖啡奶茶不是不能喝,关键是摸清成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控制好量,让优惠真正带来便利,而不是给健康添负担。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