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谋蝶变 砥砺奋进创未来

核心提示: 开发区项目建设热度的持续“升温”,是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项目攻坚、科创赋能、民生改善,在2025年上半年工作推进中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

只争朝夕谋蝶变 砥砺奋进创未来

——开发区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期中卷”奋力冲刺“下半程”

dc6ca64146ff410186a7581e61881735

图为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全景。通讯员 开宣 摄

本报记者 韩笑 印牧欣 蒋须俊 通讯员 开宣

炎炎夏日,走进开发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吊臂舒展,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园区工地呈现出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火热景象。总投资12.2亿元的江苏富联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讯模组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一期总占地面积128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分批建设,滚动实施,目前1#和2#厂房均已封顶,完成主体验收,1#主体厂房外墙装饰中。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精密通讯部件4.5亿件、物联网通讯模组1亿只。

开发区项目建设热度的持续“升温”,是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项目攻坚、科创赋能、民生改善,在2025年上半年工作推进中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

坚持项目为王

重大项目引建强引擎

产业项目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强引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始终把重大项目招引作为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聚焦项目引建与科创驱动,强引擎、增活力,夯实发展根基。

据开发区经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开发区共有丹阳市级以上重点产业类项目59个,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43个,开工率72.88%。16个镇江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项目推进质效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开发区按照“未开工项目抓推进、在建项目抓竣工、建成项目抓投产”的思路,细化落实工作责任,挂图作战,依托“e览经开”小程序、镇江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等系统形成覆盖全程、互为支撑、数据完备、流程清晰的“一张网”项目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管理。聚焦重要节点、重大问题和关键要点,逐个倒排、逐项分解、逐条落实,力争三季度全面开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招商引资是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开发区已成功签约优质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超60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外资项目3个,外资总投资超5000万美元。开发区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聚焦高端制造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前沿领域,精准锁定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项目,主动出击,密切对接,全力推进。同时深入调研本地产业和企业,精心编制产业图谱,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与本地产业链上下游相配套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外,开发区文旅融合也是亮点突出,黄连山登山步道公园元旦开园首日客流量超5万人次,五一总客流量达10万人次;马陵村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丹阳眼镜城·运河1958商业街项目列为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文旅经济供需两旺。

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高企数量提升攻坚行动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开发区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进程,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企业发展梯队。今年上半年,全区共组织32家企业申报江苏省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其中12家企业获评。共有150余家企业参与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1家公司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下半年,开发区将实施“高企数量提升攻坚行动”,通过建立动态培育库,组织团队开展“一对一”辅导,重点解决企业在研发归集、专利布局等方面痛点难点,全年力争高企申报数量突破65家。

同时,依托国药生命智谷、科创园、眼镜城等孵化器载体,开发区将继续招引科技型企业30家,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4+3+1”产业链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发区,人才资源集聚开发区,支撑开发区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赋能持续加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成功获批江苏省2025年度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成为镇江地区唯一入选单位;招引科技型企业28家,其中19家入驻孵化器,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元,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推进城乡建设

民生与治理同步发力

民生与治理同步发力,优环境、强保障,绘就发展底色。今年以来,开发区着眼城乡建设,全面落实民生实事工作。城市建设方面,积极做好城市道路防汛管网建设,有序实施凤凰路、银杏路等易涝路段雨水管网改造,组织开展城市防汛演练,提升防汛基础设施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投资263万元对新丰南路、长湾西路、六都路等10条道路进行维修,持续推进精密制造产业园核心区道路工程。

环境整治方面,积极推进锦江花园排口整治工程、27片区支管网工程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抓好水环境治理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深化与江环(丹阳)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实施沃特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厂网站”一体化提质增效项目,开展管网排查检测工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抗洪排涝能力。

乡村振兴方面,全力保障涉农重点项目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积极争取村级一事一议项目。今年上半年共有张巷、贺巷、建山、联观、大贡、胡桥6个村进行一事一议项目建设,6个村总投资107.64万元,申请上级补助66.96万元。

健全日常监管

全面强化安全生产体系

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开发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现已完成全区600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共摸排39个村(社区)共4529家小场所,有序推进红色、橙色风险场所“智慧消防”安装覆盖工作。开展“厂中厂”专项治理排查整治,目前,已完成一级(涉粉涉煤)、二级(存在危化品使用)“厂中厂”专项排查工作,共计15个厂区35家企业,并按风险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开发区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上半年以来,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共接收解决案件数3844件,处置“12345”投诉案件1060件,“12345”平台按期处置率达100%。

强化统筹规划

全面推进重点片区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须强化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片区建设。今年上半年,练湖生态新区片区已完成省丹中东侧公园施工图设计,并全面进场施工建设开家湖大道和丹中路;眼镜城片区商务酒店已对外营业,光谷总部园已正式交付,实验小学秋季正式招生,商业街招商总面积约2万㎡,已完成招商约1万㎡;运河1958文化园地上改扩建工程基础结构施工完成60%;水晶山环山步道项目已取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预计今年秋季进场施工。

交出亮眼“期中卷”,奋力冲刺“下半程”。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开发区将锚定目标再发力:抓牢项目建设,推动乐诚、镜谷等4个已拿地项目应开尽开,加速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提升城乡品质,完成工业园区道路修编,配合推进供电重点项目,做好排水管网提质;推进重点片区,加快练湖生态新区、眼镜城片区建设,完善黄连山登山步道运营业态,力争运河1958文化园按时开放,以实干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