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

核心提示: “沙老师,紫荆花园19幢至21幢中间的阳光花园都快被泡沫箱给挤占完了,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想乘个凉都没地方去!”。

本报讯(通讯员 党群轩 聂晓娟)“沙老师,紫荆花园19幢至21幢中间的阳光花园都快被泡沫箱给挤占完了,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想乘个凉都没地方去!”。近日,刚刚买菜回来的史巷社区小区邻长沙阿庆,就被居民张阿姨叫住,沙阿庆立即和张阿姨一起前往现场查看究竟。现场堆满了几十个破旧的塑料箱,每个泡沫箱里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夏季来临,蚊虫较多,杂物堆积,泡沫箱易燃材质更存在消防风险。居民原本乘凉的好去处也被挤占,这让不少居民苦不堪言。沙阿庆告诉张阿姨:“您别着急,容我们想想办法!”

沙阿庆立即前往小区物业商讨解决办法。经过多次协商,物业联合社区志愿者和小区邻长决定开展为期三天的“泡沫箱种菜”专项整治行动。

说干就干,五一劳动节前,社区邻长通过张贴温馨提醒、入户宣传等方式普及《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做到“先理后兵”,引导居民利用节假日自行清理并加深对清理工作的理解。五一劳动节过后,志愿者们对逾期未处理的泡沫箱进行集中清运,累计清理占道种植点30余处,清运废弃泡沫箱、塑料桶等杂物两拖拉机。整治后的小区公共空间恢复畅通,绿地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赢得多数住户点赞支持。社区也将建立“网格巡查+物业督导”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巩固整治成果,携手居民共建安全宜居家园。

这是开发区“邻长制”试点创新给社区治理带来的新成效和喜人新变化。去年以来,开发区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先导性、根本性要求,以“强组织、理脉络、优服务”为抓手,探索实施居民小区“邻长制”参与式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人手不够、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凝心聚力,激活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党建引领织起“邻里网”。依托社区党委和网格党支部,开发区在现有五级网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结合居民小区的人口规模、资源配置、管理难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邻里微网格”。坚持把“讲政治、威望高、热心肠”作为第一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社区推荐等方式,于去年4月在凤翔花园、紫荆花园、海宇花园3个试点小区推选“邻长”55名。建立邻长定期培训机制,试点社区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为邻长开展参观学习、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5次,组织社工资格考试辅导宣讲7场,进一步提高邻长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共商共治办好“邻里事”。充分发挥邻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建立“发现问题、上报社区、解决处置、反馈情况”的闭环工作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9条,协助开展政策宣传、志愿帮扶等各类服务活动14次,处理文明养犬、环境卫生、小区管护等问题8类110余件。坚持“有事好商量,邻里共商议”的理念,成立居民自我管理委员会,搭建邻里议事平台,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6次,成功协商解决居民出行不便、“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切实做到“邻里事,邻里毕”。发挥邻长示范带头作用,联动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宣传教育活动3场,引导居民逐渐从“站着看”到“跟着做”,进一步激发治理主体意识。

多方聚力串起“邻里情”。设立邻长联系服务群众标识牌,明晰8项职责,提升邻长履责意识和身份认同,着力实现“没事常联系,有事同商量,难事有人帮”的居民自治格局。积极对接综治、司法等部门资源力量,发挥曲阿街道“一站式”解纷中心阵地作用,妥善调处邻里纠纷70余件,调解成功率100%,有效促进邻里和睦。以凝聚“邻心”为主线,组织开展“邻里同心、筑梦家园”邻里节4场,以常态化、日常化活动促进邻里间互相聊心事、唠家常。注重精神文明宣传,制作道德标兵事迹榜,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