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先生购买的计量称重多味花生。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骏)“同样是小包装的多味花生,一包里有十四五粒,另一包里只有三粒,虽说是计量称重食品,但需知包装也是算重量的,那消费者在购买计量称重食品时,岂不是需要挑挑拣拣再购买了,否则不就亏了?”近日,市民陈先生在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发现购买的来伊份多味花生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情况。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曾多次购买来伊份多味花生,之前并未发现这种情况,这次是因为差异太大,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我还以为是孩子吃了一半丢在那里,于是就拿起来吃,结果发现那包花生并没有被打开过。”陈先生在食用时发现,其中一包多味花生内竟只有三粒花生。“我检查了其他的花生,发现其他袋子里的花生数量也不尽相同,有的多,有的少。”陈先生认为,虽然这款商品是计量称重的,但每一袋都是有外包装的,如果买的大多是净含量较少的,包装就多了,“这多出来的包装也许不值几个钱,但总让人觉得不规范。”陈先生认为,即便是计量称重的小包装食品,每一包的净含量也应该相近才是。
随后,记者走访来伊份、好多多等多家零食店发现,计量称重的小包装零食种类众多,而这些零食的分量大体上都是相近的。不过,也有市民反映曾遇到过陈先生这样的情况。“之前我在零食店里买了一堆糖果,结果里面有好些都是空的。”经营着一家餐饮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店里的收银台摆放糖果,经常需要购买,因为不注意,有一回就买了一堆糖果包装袋回去,“虽然这些包装袋都是封口的,商家也承认了,但怎么退,退多少,这也说不清了。商家也觉得委屈,毕竟这些糖果也是他们进来的,他们也非生产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对此,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斌认为,散装食品的包装上通常需要标注“净含量”“计量称重”等类似说明,而不是具体的克重数值。关于实际分装后的净含量差异,散装食品在分装时可能存在一定波动,但根据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如果是定量包装,净含量必须符合允许误差范围。不过散装食品不需要强制标注具体克重,所以每包的重量可能因分装操作的不同有所差异。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可以查看包装是否标明“计量称重”,并注意保留购买凭证,必要时投诉。作为商家,应规范标注,避免法律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