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升温,莫让“假俗乱”搅了文化体验

核心提示: “这个青铜纵目面具文创冰箱贴双目位置和原文物明显不同,不知道是创作时刻意为之还是出了差错,但这样的文创产品会让人误解原文物的真实形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去了成都旅游,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

8cda2d1481a096eebdbbc51e1a5e07f6

图为王女士购买的青铜纵目冰箱贴上双目差异明显。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骏)“这个青铜纵目面具文创冰箱贴双目位置和原文物明显不同,不知道是创作时刻意为之还是出了差错,但这样的文创产品会让人误解原文物的真实形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去了成都旅游,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临走前,王女士购买了一款青铜纵目面具文创冰箱贴。王女士表示,她当时并未细看,回家后才发现,这款冰箱贴上的青铜纵目形象与原文物并不相同。

王女士分别给记者看了冰箱贴和她在博物馆内拍摄的原文物照片。记者注意到,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便是眼睛位置。在原文物中央的眼睛位置,双眼瞳孔呈柱状,眼球向外凸出,双眼均朝上。这种设计使得面具看起来像是“千里眼”,而在王女士购买的冰箱贴面具上,凸出的柱状双眼却是一个朝上一个朝前,差异明显。王女士认为,这款冰箱贴的形象并非是在搞创新,而是将原文物缩小,所以不该产生这样的差别,给消费者造成误解。

随后,王女士通过产品上标注的信息联系到了客服人员。客服人员表示,经过与工厂方面沟通,工厂方反馈称原文物的双目本身就是高低错位的,按比例缩小后,错位相对要明显一些。对于客服人员的回复,王女士并不认可,“我在现场看得真切,这双目都是朝上的,就算有些偏差,也不会像这冰箱贴上的形象一样。”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当时是和朋友一起购买的,朋友购买的冰箱贴上,双目的位置就是正确的。王女士认为这属于产品质量问题,且很不利于中华文化的正确传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市民去往各地参观博物馆、文化遗产地,而作为留念,一份文创产品无疑是不错的礼物。诚然,各式各样充满新意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满足了公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但“假乱俗”的文创产品将严肃的历史变为浅薄的娱乐消遣,甚至歪曲了文物和历史文化,对大众尤其是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群体造成尤为恶劣的影响。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和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不能任由“假俗乱”扭曲文化真味,应当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构建专业、多元、富有活力的文化传播生态,让公众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获得真味,让文博热助力中华文化绽放新光彩。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