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街区”擦亮消费新地标,叫响“最丹阳”

本报记者 曾丽萍

最美人间四月天。随着气温的攀升,消费的情绪也随之升温。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经济内循环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满298元减100元券,发放600张;满198元减80元券,发放620张;满98元减40元券,发放1260张;满25元减10元券,发放4000张,6480张消费券总价值20万元。

记者昨日从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满足广大市民“五一”期间消费需求,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4月30日起,我市将分批次在市融媒体中心“我的丹阳”APP平台线上发放总价值20万元的“乐购五一”消费券,用“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而这6000余张消费券,全部投向姜家园东路现代商业街区与南门大街传统文化街区新老丹阳交汇处“F街区”的50余家商户,以小票根撬动“最富”商圈“任意门”消费力,叫响“最丹阳”,加速布局丹阳消费新地标。

何为“F街区”?据悉,整个街区以开泰路至南门大街1.2公里主街为轴线,串联宗巷路与姜家园东路现代商业街区。它以姜家园东路现代商业街区与南门大街传统文化街区资源为核心,以南门大街、姜家园东路、宗巷路三条商业街为主线,打造以“F”形动线为纽带的丹阳文化美食创意街区。该区域集历史文化古街、现代文创市集、特色美食为一体,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其中,南门大街是我市城区唯一开放的历史文化老街区;姜家园东路现代商业街区瞄准年轻消费群体,主打适合年轻人社交、消费的“夜经济”商业街……

“五一”消费券如何抢?4月30日~5月3日,平台连续四天限时限量发放消费券。下载“我的丹阳”APP后,市民、游客可在APP首页点击“消费券抢购”进入活动页面;消费券按张领取,同一用户每种面额限领用1张消费券。活动期间,市民、游客在参加消费券活动的商户处消费,出示优惠券,即可享受活动优惠。“围绕这次文旅促消费行动,我局专门定制了一批丹阳文旅文创产品和景区折扣券助力消费经济,让市民游客爱上‘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凡使用我市“五一”消费券且累计消费满300元(券后实际支付金额)的,可在“五一”假期后(5月7日至18日),凭小票或消费记录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兑换文创纪念品、景区(点)门票、酒店折扣券等,赠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城因市而兴,一个城市商圈的演变史可以窥见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认识一座城,从老街小巷开始。漫步在南门大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1949年前后,丹阳米市、牛市兴盛,南来北往的商人、进城购置货物的乡下人拥挤在南门街上,呈现出一派繁荣。它见证了“老丹阳”核心商业迭代发展的时代烙印,也承载着无数老丹阳人的情怀记忆。街上,一侧林立着高楼,另一侧梧桐树下商铺鳞次栉比,很多店铺都留存着老丹阳的记忆。南门大街的臭豆腐、京江脐、牛鼻子……这些美食承包了一代人的味蕾,明将锅贴、老字号饭店、小虎烧饼……依旧是当代市民的心头好。“在网上做了攻略,说是南门大街承载着丹阳的城市记忆和地方味道,不来逛逛,不算真正到过丹阳。”正在边逛边拍的南京游客刘旭说,他最喜欢这条街上的烧饼、臭豆腐等特色小吃。

新消费格局下,老商圈转型如何破题?南门大街以新场景打造夜经济的新亮点,推动传统小店体验消费转型。南门大街为何一直高人气?是这一区域对新潮的把控。妈妈喝茶、鲜眉毛打边炉、明洞米热狗、明将锅贴……因潮出圈,这里不仅仅是人流打卡地,更是潮店聚集地。

夜市,是一座城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夜幕降临,这片区域便升起阵阵烟火,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享受美好夜生活。随着气温升高,小龙虾的盛宴也如期而至。位于姜家园东路现代商业街区的醉胡桃小馆的夜宵人气爆棚,食客络绎不绝。这家以“生腌熟醉·私房小菜”为主打的小馆为小龙虾开启了延时模式,每天营业至凌晨2点。当一盆盆火红的龙虾被端上桌,浓郁的烟火气便在这条街弥漫,夜经济以蓬勃之势释放城市潜能,激发消费新动能。

“F街区”的夜市经济让丹阳越夜越美,这里热闹的人气不仅带动了“夜经济”,更激活了消费新“夜”态。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