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新华时论|从“价格脱敏”迈向“价值突围”

美国滥施关税以来,江苏丹阳的镜片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丹阳是我国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出口订单为美国市场,按理说受冲击较大。可尽管关税壁垒让跨境贸易成本陡增,丹阳企业的底气却愈发坚定,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表示,有的外商客户宁愿承担新增关税成本,也要在丹阳下单。

丹阳眼镜的“独门绝技”是什么?“仅此一家”的产品竞争力是答案。今天的丹阳眼镜,早已不是便宜产品的代名词,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有的企业,1000多度的镜片能薄至2毫米;有的眼镜产品,搭载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有的品牌专攻运动场景,设计生产的骑行眼镜有口皆碑。只要产品足够好,自然能打动消费者付出溢价,在“价格脱敏”中实现外贸突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江苏好孩子集团独家设计的婴儿车,斩获“红点”产品设计国际大奖;广东华艺卫浴推出的水龙头,能实现语音交互甚至制作咖啡……这些产品,靠创新攀上价值链高峰,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得以顶着关税压力继续畅销。

详情点击:https://www.xhby.net/content/s680e2e15e4b06cac28c5486b.html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