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城 “阅”享生活

核心提示: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市图书馆以“遇见春天”为主题,线上线下推出20场次主题阅读活动,共吸引近3.1万名读者参与,从亲子共读到科技体验,从经典诵读到创意互动,让市民在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感受文字的温度、触摸文化的脉络,共同书写“书香丹阳”的春日篇章。

书香润城 “阅”享生活

市图书馆持续拓展特色阅读新空间

本报讯 (记者 丽萍 通讯员 吴春燕)四月的丹阳,春水初生,书香满城。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市图书馆以“遇见春天”为主题,线上线下推出20场次主题阅读活动,共吸引近3.1万名读者参与,从亲子共读到科技体验,从经典诵读到创意互动,让市民在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感受文字的温度、触摸文化的脉络,共同书写“书香丹阳”的春日篇章。

遇见春天,让阅读“活”起来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4月20日~23日,市图书馆先后在马塘桥体育公园、晶莹花园组织户外趣味打卡阅读活动,开启沉浸式阅读空间,将朱熹笔下的读书之乐,体现在共读绘本、共画长卷、共作手绘等传统文娱活动之中,同时将阅读与公益深度联结,闲置书籍兑换新鲜蔬菜、艺术工坊手作春日书签,让阅读以自然之名浸润城市肌理。

童梦书香,让场馆“暖”起来

活动期间,图书馆迎来了3所幼儿园的200余名“小小读书郎”,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的“书香之旅”。活动中,馆员化身“阅读向导”,带领小朋友们依次参观了书架区、报刊区、盲人阅览区和少儿绘本区等区域。在盲人阅览区,孩子们用指尖轻轻触摸盲人书籍,感受特殊群体的阅读方式,萌发包容与关爱的意识;在少儿绘本区,色彩斑斓的图画书、生动有趣的故事角让孩子们眼前一亮,他们纷纷挑选心仪的绘本,围坐在一起安静翻阅,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人生第一张借书卡”体验——孩子们抱着精心挑选的绘本,在馆员指导下踮脚扫码,借阅图书。“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在心中播下爱书、读书的种子。

AR导览,让故事“炫”起来

4月22日,图书馆AR导览打卡活动正式开启。当AR技术将《封神演义》的哪吒唤醒,图书馆瞬间化作神话与科幻交织的平行宇宙。读者手持终端,开启了图书馆里的10大奇幻故事IP寻踪之旅:孙悟空仿如真的横空出世,为读者AI解读《西游记》;活佛济公摇着破扇,逍遥指引读者解读《济公全传》……借助科技手段,图书馆变为“奇幻世界”,读者们打卡热情高涨,纷纷跟随奇幻故事完成了AR合影、电子书阅读、AI解书等多个环节,在科技探索中了解神话故事,在趣味互动中重识了场馆。

古籍宣传,让文明“活”起来

图书馆还同期举办了“春风翻古卷”古籍宣传周活动。“中华古籍展”精选了十余部中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中的代表性作品,带领读者走进充满古典智慧的文字世界,同步开展的“春风翻古卷”古籍修复体验活动则通过专家现场讲解、演示古籍修复技艺以及亲子共同修复破损书页等形式,带领读者于方寸之间感悟工匠精神,让古籍从库房走向大众,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新路径。

线下活动如火如荼,线上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摄影大赛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为主题,定格场馆与人的美好瞬间;“春日如歌”芳草诗会以诵读之名,邂逅春天,约会诗意;绘本阅读打卡,让孩子在图文交织的奇妙世界中拓宽视野,同时获取专属阅读打卡活动的电子证书;春日游园会,以线上“游园”的形式解构《诗经》里的“蒹葭苍苍”,云端共赏诗画江南,引发读者对传统经典的重新关注。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推动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让阅读成为社会公众的一种习惯和追求。”市图书馆馆长孙晓说,图书馆将继续以创新服务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让书香浸润街头巷尾,让典籍唤醒城市记忆,让每个丹阳人都能在翻动的书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