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畔,春风又绿江南岸。4月的阳光洒在湖西沿岸大堤上,新港藻水分离站的建设已进入尾声,离岸2公里的湖面上,两座加压控藻井正如火如荼地施工,这是无锡太湖治理的最新图景。
今年以来,湖西区已新增湖沿岸输藻管线6.5公里,5月底前还将新建、扩建藻水分离站4座、加压控藻深井3口。这些工程见证着无锡治理太湖的坚定步伐,也续写着这座江南水城与“母亲湖”的共生故事。
“标志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在太湖治理的宏伟蓝图中,无锡用一组特殊的数字——“3456789”诠释着这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太湖岸线,无锡守护三分之一;水域面积,无锡管辖四分之一;治太投入,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接近全省五成;监测断面,国省考断面数量占全太湖的60%;清淤工程,2007年以来累计清淤量占全省70%;主要入湖河流数量,占全省超80%;蓝藻打捞,占全省90%以上。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是无锡作为太湖治理主战场最生动的诠释。
连续十年,无锡以“新春第一会”部署治太工作,久久为功推动这一“标志性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太湖水质现已触及‘趋势性改善’的关键节点。”无锡市太湖办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表示。2024年,无锡治太迎来历史性突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自2007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标准,成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良好”湖泊。更令人振奋的是,蓝藻密度、平均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7.5%、14.1%;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跃升至“优秀”等级,“太湖三白”资源量实现3倍增长;8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这些数据见证着太湖生态系统的显著改善。
进入2025年,太湖治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1—3月监测数据显示: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总磷浓度0.045毫克/升,优于全湖平均水平;13条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6.3%,全部达到Ⅱ类标准。藻情监测同样呈现积极信号:无锡水域微囊藻密度下降6.2%。“这为全年治太工作赢得了‘开门红’。”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气象预测显示今年太湖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蓝藻水华发生风险较高,但一季度水质和藻情的总体稳定,为今年太湖安全度夏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情点击:https://www.wxrb.com/doc/2025/04/24/399324.s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