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核心提示: 昨日下午,在热辣辣的阳光下,开发区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望着两方不同播期的小麦田块因丘陵地区干旱较重而忧心如焚。

长时间干旱少雨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市粮作站专家提醒

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03eab8ee916fcdb4d6a32884bf3d24b9

图为市粮作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指导种粮大户做好小麦后期田管工作。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摄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当前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今春以来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天气,不仅导致茶叶、蔬果等产量下降,还对小麦稳健生长构成了威胁。昨日下午,在热辣辣的阳光下,开发区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望着两方不同播期的小麦田块因丘陵地区干旱较重而忧心如焚。他说:“农场的一方早播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如果一直无有效降雨,我担心籽粒形成期会造成灌浆不实,影响小麦千粒重;另一方土地复耕后晚播的小麦生长受挫,到目前尚未抽穗。”像魏国良一样,我市尤其是丘陵地区一些种粮大户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旱象地块,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自去年12月以来,全省各地有效积温较高、光照时数充足,有利于苗情转化升级。去年11月底至今年2月末长达3个月无有效降水,导致晚播麦苗出苗迟生长慢,不及预期。3月初的有效降雨有利于促弱转化和拔节孕穗肥的适时施用,但3月中旬后至今又长达40天无雨,又现旱象露头,特别是丘陵地区。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各地和广大农户要十分关注当前苗情,科学做好赤霉病防控“一喷三防”等,全力保障小麦丰产丰收和质量安全。

市粮作站专家说,抽穗扬花期是需水旺盛时期,过度缺水会导致茎蘖消亡,影响成穗数,叶片萎蔫、花器官发育不良、小花退化增加、影响受精结实,从而影响结实粒数,如抽穗扬花后持续遇旱则影响灌浆强度,对粒重的增加十分不利。从小麦生产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灌浆期沟灌灌浆水,易导致田间积水,致根系缺氧而丧失吸收能力,遇高温叶面蒸腾加剧生理缺水,最终加速青枯死苗而大幅减产,不当的灌水抗旱不如不抗旱,漫灌不当反而可能更有害。因此,对当前是否抗旱补水一定要慎重对待。一般来说,小麦上部功能叶片在中午高温时段出现卷曲且到傍晚直至早晨不能恢复平展,近期又确无有效降雨的麦田,才要考虑科学抗旱补水。同时,抗旱补水的方式要优先选择浇灌、喷灌措施,尽量不用易导致田间积水的沟灌和大水漫灌的方式。如果不得已采取沟灌,应采用洇水方式,即灌满沟水,确保田面不出现积水,并尽量缩短沟内滞水时间,切忌大水漫灌而导致田间积水,补水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气温开始下降的傍晚,至气温较低的夜间及凌晨,不在午间温高时段及上午高温来临前进行,防止加剧叶面蒸腾失水和根系缺氧导致加速青枯死苗。

那么,如何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降低干旱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市粮作站专家提醒广大农户:当前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要结合防赤霉病、蚜虫、黏虫等,在实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总体战时,多加点叶面肥(剂)、药肥(剂)混喷,可选用“春泉八八三”或“兴欣富利素”或海藻肥、二氢卟吩铁、水溶性硅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优质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调理剂进行喷施,也可单独喷施,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或高温逼熟等,实现“一喷多防”,尽量减轻逆境影响。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