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配送漏发货,商家让消费者自证?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王女士在山姆会员商店微信小程序上网购了一些商品,收到货后发现少了一件,与商家沟通过程中,对方处理问题的态度让她感到不满。

本报讯 (记者 马骏)“买了一大堆东西,没想到少了一件,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询问购物平台客服,客服竟然让我拍照证明‘漏发’。”近日,市民王女士在山姆会员商店微信小程序上网购了一些商品,收到货后发现少了一件,与商家沟通过程中,对方处理问题的态度让她感到不满。

王女士告诉记者,日前,她在山姆会员商店的微信小程序上购买了一些商品,其中一些是她自己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是帮朋友代为购买的。“收到货后,我也没多想,就先把朋友购买的那一部分都挑了出来,剩下的便带回家了。”然而,到家整理时,王女士核对订单发现,她购买的一盒价值一百多元的饼干不见踪影,“朋友买的东西不多,所以不会有错拿的情况,而剩下来的部分里也并没有这盒饼干。”王女士认为,这是商家漏发了。

于是,王女士将情况反映给了平台客服。让王女士没想到的是,客服竟然让她提供照片,证明商家漏发,这让王女士十分不满。“如果包装袋未拆封,那如何证明袋子里少了那盒饼干?如果包装袋拆开了,那这样的拍照取证还有意义吗?”王女士表示,她此前多次在山姆会员商店网购,还是头一回遇到漏发的情况,没想到客服竟是这样处理售后问题。

王女士表示,为此,她与客服人员“纠缠”了半天。“最后,商家把漏发商品的钱退给了我。”王女士说,“虽然拿到了退款,但这次购物经历还是糟糕的。商家将处理问题的责任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样的做法是我不能认同的。”

对此,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斌建议,消费者遭遇商家漏发货时,应先与商家联系,说明情况并要求商家补发缺失商品或退款,如商家未能妥善处理,消费者可向商家所在网络交易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介入处理,也可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进一步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权益受损时,有权要求商家赔偿,包括补发商品、退款及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商家少发商品属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