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园林部门对柳树进行修剪。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 王丹 通讯员 郑斐擎 周甜)四月春意正浓,往年此时漫天飞舞的杨柳絮给市民带来了诸多困扰。近日,记者走访南门风光带、小东门广场等地发现,部分杨柳树已出现飞絮,不少市民出行时佩戴口罩。对此,园林部门采取修剪疏枝、更换树种等措施缓解飞絮影响,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注意防火安全。
昨日上午,在金鹰东侧护城河,记者看到柳絮随风飘落,市民陈先生骑车经过时不停揉眼睛:“每年这时候都遭罪,飞絮钻进鼻子,连打十几个喷嚏。”据市园林部门介绍,我市四至五月的飞絮主要来自垂柳和意杨。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而杨絮是杨树的花粉,均属自然现象,虽对人体无害,但易引发过敏反应。
据市园林部门统计,城区柳树及意杨主要分布在南门风光带、丹伏路、小东门广场等19个区域,共1500棵。其中,16棵意杨位于丹镇路,其余多分布在城乡接合路段。园林部门表示,尽管杨柳树存在飞絮问题,但其生长快、遮阴好、生态效益显著,因此仍被部分保留,近年新栽种的多为雄株以减少飞絮。而开发区的柳树则主要集中在玉泉路、仁爱路、老九曲河滨水公园以及滨河风光带等。
针对杨柳絮问题,近年来,我市园林部门通过“修剪疏枝+逐步替换”等措施进行治理。目前,已在绿化工程中逐步减少杨柳树的使用,改种无患子、榉树、银杏以及香樟等品种。同时,园林部门每年3月、10月都会对易飘絮的树木进行修剪、抹芽等,减少飞絮产生。此外,开发区部分区域还采取喷洒抑制剂等措施,进一步控制飞絮。“现在绿化树木中已逐步减少使用柳树,目前有的都是遗留的。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柳絮飞舞时,今年情况并不明显,除了因为前段时间大风下雨天气的影响,也与长效治理措施有关。”市园林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
随后,记者又来到医院进行走访。根据市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数据显示,近期因飞絮过敏就诊的患者日均总共达80余人。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慧敏建议,过敏体质者外出应佩戴N95口罩和镜片眼镜,回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增强抵抗力,严重过敏需及时就医。
此外,杨柳絮易燃且蔓延迅速,极易引发火灾。对此,园林部门已加强巡查清理,并呼吁市民勿在室外点燃杨柳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