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交出亮眼成绩单

核心提示: 日前,在中山路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里,市民谢女士看中了一款电动自行车。了解到最新补贴政策后,她立马下了单。

本报讯 (记者 桂祉越 陈珊珊)“现在更加划算了,这辆电动自行车标价3000多元,补贴1000元,旧车还能抵用折现,等于只要付1000多元。补贴力度这么大,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省钱才是实实在在的。”日前,在中山路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里,市民谢女士看中了一款电动自行车。了解到最新补贴政策后,她立马下了单。

据悉,我省对电动自行车的补贴标准提高到成交价格的30%,最多可申请到1000元的补贴金额。自新政实施以来,门店迎来了一波购车换新热潮,销量显著提升。“以前一个月卖100多辆,现在每个月的销量近400辆。”门店负责人束玮说。据统计,自今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以来,截至4月13日,我市电动自行车交易8116辆,补贴金额达739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力度,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消费品“以旧换新”迎来“开门红”。截至上周末,我市家电类交易金额达1.2亿元,补贴金额2001万元;家装家居交易金额达2.3亿元,补贴金额3502万元。汽车交易中享受国补政策的有482辆,补贴金额883万元;享受省补政策的有864辆,补贴金额946万元。此外,与去年相比,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企业(商家)数量有所增加。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征集了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企业(商家)570家左右,比去年增加100多家。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