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郦小辉)丹阳姑娘又为家乡争光了!近日,2025年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在山东淄博圆满收官,由云阳学校(丹阳市体育学校)输送至江苏省队的董子晨、赵敏、陆可仪三名女运动员,在比赛中夺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
4月8日至13日,2025年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如期举行。赛事吸引了全国54支男子自由跤队伍、54支女子自由跤队伍及48支古典跤队伍参赛。经过激烈比拼,来自我市的三名女运动员一路过关斩将,三人最终收获“2金1铜”的好成绩。其中,董子晨获得女子自由式摔跤61公斤级金牌、赵敏获得女子自由式摔跤69公斤级金牌、陆可仪获得女子自由式摔跤57公斤级铜牌。“本次锦标赛是全国性青少年比赛,U17主要以锻炼后备人才力量为主要目的,这一批小将将为下一届全运会和奥运会打下基础,做好后备人才储备。”2025年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裁判长董文侠说。
据了解,今年16岁的董子晨于2020年9月就读云阳学校,2023年5月输送至省女子摔跤队集训,曾在2024年省摔跤锦标赛、2024年省摔跤冠军赛、2024年全国U15摔跤锦标赛中夺冠;15岁的赵敏也是2020年就读云阳学校,2022年8月输送至省队训练,先后荣获2024年省摔跤锦标赛冠军、2024年省摔跤冠军赛冠军、2024年省摔跤精英赛冠军、2024年全国U15摔跤锦标赛冠军;15岁的陆可仪于2021年9月就读于云阳学校,2023年5输送到省队训练。她在2024年省摔跤锦标赛上夺冠,并先后获得2024年全国U15摔跤锦标赛第二名、2024年省摔跤冠军赛第三名。
一场全国赛,三个人,两枚金牌。云阳学校作为体育人才的“第一关口”,是如何培养出一个个冠军苗子?为此,记者走进该校摔跤队,走近这些优秀运动员的教练员何保花。“选好苗子,就是成功的一半!”何保花表示,学校坚持选材第一,每年都会组织全体教练员深入各地小学选苗子。“当好‘伯乐’仅仅是开始,‘苗子’进入项目后,学校就要帮学生打好基础,教正确的技术动作。”何保花说,如果基础不牢,动作不正确,将长期影响运动员。
在竞技体育的璀璨舞台上,每一位冠军的闪耀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是一名优秀运动员成败的关键所在。交流中,记者发现何保花并不简单。作为学校摔跤项目教练员,她曾获摔跤全国冠军,是“国家一级裁判员”。
据了解,何保花于2007年从山东省队退役,2008年被我市引进云阳学校(丹阳市体育学校)担任摔跤教练员。据悉,自2008年成立以来,云阳学校摔跤队输送的优秀运动员不仅多次在省级和全国比赛中夺金,还曾在亚洲和世界青少年摔跤比赛中获得金、银牌的优异成绩,持续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该校摔跤队输送的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收获了四枚银牌;在亚洲比赛中收获了三金一银;在全国比赛中收获了19枚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在省级比赛中收获了44枚金牌、15枚银牌、37枚铜牌。这些年,该校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输送、不断提高”总要求,持续向上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让学校成为我省“培养冠军的摇篮”。
“体育人才是我市社会事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的同时,持续鼓励学校积极向上输送优秀运动员,激发运动员在赛场奋勇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用最好的佳绩奉献祖国、回报家乡。”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