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收听收看镇江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
本报讯 (记者 陈静) 3日上午,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担当实干,奋力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为全省挑大梁多作镇江贡献。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主持会议。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阳市委书记王成明在镇江主会场参会并作交流发言,市领导宋飞雄、薛军民、赵志强、傅裕、杭春云、刘宏程、高飞、于斌、于舟、陆云飞、杨文军、张文华、蒋敏、谢丰羽、张路、刘刚、严学华在我市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
王成明在交流发言中指出,过去一年,丹阳坚决贯彻落实镇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建设,以“大的样子、强的担当”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连续三年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县(市、区)。2024年,我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6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9,工业总产值近2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1180家。70个镇江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序时,新开工项目数量和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获评瞪羚企业10家、高企总数437家。2025年,我市将紧紧聚焦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着力点”要求,锚定“镇江一流、全省进位”目标,紧抓落实、狠抓落实、创新落实,以“挑大梁”的实干实绩为镇江高质量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在项目攻坚上挑大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精准发力拉长大项目不多、建设进度不快、转化率不高等短板,攻坚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质效,千方百计提升有效投入和产出;在创新发展上挑大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抓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紧盯研发投入、“双高”占比等关键指标和创新模式落地见效全力突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敢拼善为上挑大梁,把干部队伍作为“挑大梁”的关键,突出“多作贡献”“敢拼善为”“作风优良”,全面提升丹阳干部“讲政治、懂经济、敢担当、善作为”的硬本领。
马明龙指出,镇江作为总书记视察地、江苏一分子,要坚决扛起为全省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乘势而上、加压奋进,锚定目标定位,亮出精气神、干出新气象,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马明龙强调,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着力打通痛点、堵点、难点,补齐新增长点不足短板,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全力以赴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以托底保障为指向抓好“底线民生”,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抓好“幸福民生”;发展人文经济上,下更大力气培育壮大各类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做强做优新业态,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抓好乡村振兴上,扎实做好“稳增特提”四篇文章,深化推广“戴庄经验”“丁庄模式”,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总体稳中有进。要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折不扣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认真落实信访积案“大起底大攻坚大化解”行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规范化建设,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马明龙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规定动作做扎实、做到位,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自选动作抓出新、抓出彩,深入开展“链上先锋”联建赋能行动、“与担当者同行”专项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徐曙海强调,要在认真总结中提高认识、知重负重,心怀感恩、担当作为,看清竞争的形势,明白担负的任务,增强不服输、不认输的干劲和斗志,竭尽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争取发展主动权。要在决胜目标中真抓实干、奋起直追,把注意力全面集中到目标任务上,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工作跟踪调度,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要在主动作为中拿出业绩、展现成效,不遗余力打牢工作基础,强化沟通协调,充分展现镇江工作成效,最大限度争取支持。要在改进作风中激发斗志、担当作为,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激励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坚定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好项目招引建设、产业链群培育、开发园区提升等重点任务,为镇江高质量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网友评论